三航局參建的國投湄州灣千兆瓦綠色建造示范工程泵房施工獲好評
發布日期:2019-11-21
發布來源: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
瀏覽量:6577
“在確保質量的同時,你們提前了整整一個月完工!” 國投湄洲灣第二發電廠取排水項目的泵房施工在進度和質量上受到業主和監理的一致好評,并在當年年終總結時被業主授予“生產先進單位”。
國投湄洲灣2×1000兆瓦綠色建造示范工程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屬于“港、煤、電一體化”項目,是電力行業國內首個全過程綠色建造示范項目。三航局廈門分公司參建其中的國投湄洲灣第二發電廠2個1000兆瓦機組工程取排水項目(含循環水泵房及前池土建)。其中,泵房施工作為整個項目的關鍵性環節,對整個項目的展開起到了基礎性作用。
“水滲出來了!”在實際開挖中,項目部發現泵房西側由于臨海,所以出現了較多的滲透水。經過幾番考察,項目部決定采用高壓旋噴樁來處理滲水問題。高壓旋噴樁一般在地基加固中才會使用,而項目部“另辟蹊徑”將其用在滲水問題上。這樣一來,不僅擺脫了當地地質條件的影響,還解決了西側的老海堤由于地質復雜無法采用水泥攪拌樁以及空間限制無法采用塑性混凝土連續墻的問題。如此創新,可謂一舉多得。
泵房的施工過程往往一波三折,南、北、東三側同樣出現了滲透水情況,好在這三側位置滲水較少。項目部“對癥下藥”,靈活地采用了雙排水泥攪拌樁結構,有效地解決了不同情況下的滲水問題,確保了施工的順利進行,大大節約了施工成本,將工期提前了近半個月。
“這連1米都不到吧!”現場作業人員發出驚嘆,原來泵房基坑土質結構復雜,存在不同巖性的石層,而基坑的西側靠近老海堤。老海堤如同一堵墻橫亙在作業區,在它的阻擋下放坡的寬度受到極大限制。原本放坡完,坡頂應有至少7米的寬度,然而實際是現場操作空間連1米都不到。
既然客觀條件受限,項目部只好試圖從技術上突破困境。多番研討之后,項目部采用深基坑開挖技術,將常規的四級開挖坡比改為非常規的三級開挖坡比,配合灌注樁支護進行施工。這樣一來,減小了坡頂側壓力從而進一步降低了滑坡坍塌的概率,并且很好地解決了西側圍堤放坡寬度受限制的問題;二、三級邊坡采用放坡開挖,有效保持了坡度,同時基坑坡度不斷放緩,保證了邊坡的穩定性。
泵房屬于土建類工程,特別是底板的混凝土施工,每次澆筑的方量都在1500立方米以上,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產生的熱量大,溫度高,很容易產生開裂。
“混凝土就像發了燒,我們可不可以也采取物理降溫?”有人這樣提出建議,這給了大家解決靈感?;炷吝\輸及澆筑過程中,項目部在其內部摻雜了冰塊以降低溫度。如果只是這一舉措,并不能完全讓混凝土恢復“健康”。通過研究,項目部找到了從澆筑底板入手的又一有力舉措。按照設計,澆筑時底板會分為6個間隔,項目部就在每個間隔處設置三個測溫點,分別埋入能夠測量混凝土內部溫度的專用溫度計。每個測溫點均埋有三根管用來測量溫度,三根管長度不一,分別觸及底板的底部、中部及表面以下15公分。技術員時時關注混凝土內部的溫度變化,根據溫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養護頻率來防止混凝土開裂。如此細致嚴密的監控方法獲得了業主以及科技專家的一致肯定:“堪比做手術一樣嚴密。”(廈門分公司 顧蕓俠)
下一篇
三航局江蘇分公司:“一波三折”的復工風機安裝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