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港灣院成功完成南澳洋東海上風電項目試樁工程水下擠密砂樁復合地基承載力試驗,連創國內外海域水深最大、荷載最大、懸臂最長三項“最”紀錄。技術難度趕超港珠澳大橋和洋山深水港項目同類試驗工程。試驗的成功標志著水下擠密砂樁復合地基首次應用于海上風電工程有了技術保障。
該試驗項目位于廣東省汕頭市南澳島東部約15公里海域,水深28.3~36.6米,泥面標高約-31.1米,加載點標高11.0米,傳力桿懸臂長度達42.1米。試驗區域位于南澳島東側偏南開闊外海,極易受到臺風浪和外海傳入涌浪的直接威脅,海況惡劣,年均有效海上作業窗口期不超過80天。
試驗過程中,港灣院項目部先后克服了擠密砂樁沉樁、傳力桿和載荷板安裝、試驗反力系統安裝中定位、垂直度、結構安全性、平面位置精度等一系列難題。為保證試驗中測量基準系統的穩定性,本次遠海域深水區試驗中基準樁首次采用大管樁套小管樁工藝,盡可能減少涌浪對試驗的影響。最終,在整個試驗平臺結構安全穩定的情況下,項目部成功完成砂樁極限壓載試驗。
本次試驗進一步驗證了公司在遠海域深海區作業的能力,為在復雜海域海上風電項目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港灣院 孟 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