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分公司戰疫情、穩就業,攜手并進促扶貧
發布日期:2020-05-18
發布來源: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
瀏覽量:6070
春日漸暖,山花盛開,春的氣息濃了。
走進云南昭通,在三航局廈門分公司都香高速公路A3標建設項目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混凝土攪拌車來來往往,戴著口罩的幾十名工人麻利地綁扎鋼筋、澆鑄混凝土。在忙碌的人群中有一支來自怒江的傈僳族扶貧勞務隊,他們干活賣力而有責任心。
說到這個項目,領隊羅憶阿茲豎起了大拇指,高興地說:“感謝三航局讓我們擺脫了貧困,還教會我們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混凝土施工等各種施工技術?!?nbsp;
云南都香高速(昭金段)是國家公路網的重要線路,是實現滇、川、黔3省互聯互通的交通大動脈。為了有效帶動昭通脫貧攻堅,2018年10月,三航局董事長、黨委書記王世峰一行到福貢縣上帕鎮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而口齒伶俐、吃苦耐勞的阿茲給前來扶貧調研的王世峰董事長留下了深刻印象,當即向當地的扶貧干部推薦阿茲參與三航局云南項目的建設。就這樣,阿茲帶領著一幫務工人員趕赴云南昭通都香高速公路A3標項目部。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為讓這幫走出大山的勞務隊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生活環境,進場第二天,項目部立即安排精干技術員對務工人員進行了崗前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正確穿戴勞保用品,一對一地指導他們各種各項施工技術要領,通過先后開展的“安全生產技能培訓”、“標準化施工觀摩會”、“中交都香創精品,六比六創爭先鋒”勞動競賽等以技術扶貧為核心的技能培訓活動,有效提升了這支扶貧勞務隊伍的專業技能,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如今,阿茲隊伍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一支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打混凝土等專業小分班匯成的專業班組。
“我一定要學好技術,回家也修一條路!”90后傈僳族小伙余四華滿懷信心地說道。如今小余已是一名攪拌車操作手,曾經一家4口年收入僅2萬塊出頭,現在僅1年就有7、8萬的收入?!斑M三航局工作,一個月就有5000多元呢,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2020年春節,當余四華回家過年將這個好消息帶去后,村民顏金民的愛人余立芳立即撥通了在廣東打工的小兒子的電話,將這個消息告訴他。
顏金民今年50多歲,早年外出打工出了意外,喪失了勞動能力,大女兒遠嫁他鄉,一家5口人的生活重擔全都壓在小兒子顏春祥一人身上。因為缺少技術,顏春祥只能靠外出打零工貼補家用,工作沒有保障。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的影響,就業環境更是艱難,這樣的工作機會對于他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項目經理陳方一邊積極組織參加當地縣政府開展的“助復產促就業”行動,向周邊貧困勞動力、駐村扶貧工作隊發布不同類型的就業崗位信息,滿足貧困勞動力就業崗位需求,一邊通過能人帶動、培訓驅動等模式,想方設法召集更多貧困地區務工人員有序趕工?!耙荒曛嬙谟诖?,今年對這句話真是有了切身體會”陳方感慨地說,“接下來,項目部將開足馬力運轉‘扶貧工程’,經過體溫檢測,上崗登記、洗手消毒等一系列嚴格疫情防控措施,讓遠程扶貧勞務隊第一時間返崗復工?!?/span>
如今這支扶貧勞務隊的人數由最初的9人增加至21人。阿茲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她的眼睛卻笑成了一道彎:“我們以后還要接更大、更多的項目?!?“接下來,我們打算將龍頭山互通路基的部分排水工程分給阿茲隊伍做。”項目書記朱振東說,“只要項目沒結束,扶貧就沒結束,我們不僅要讓他們有活干,還要他們有一技之長,未來的日子越過越好”。
山野里的櫻桃樹,朵朵花兒開始競相吐蕊綻放。相信過不了多久,定會滿山結出美味的櫻桃果實!(廈門分公司 鄭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