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真的有那么高大的,造在大海里的風車嗎?”
大山里的孩子們制作的手工風車
電腦屏幕里的孩子們睜著大大圓圓的眼睛,烏黑的眼眸閃亮亮,天真又可愛地問?!笆茄?,咱們的‘風車’可大可大了,風一吹過來……”年輕的三航局黨員小謝明明還沒有當爸爸,微笑里卻洋溢著“老父親”般的慈愛,對著屏幕那端的十多個孩子娓娓道來……
這是三航局舉辦的“心系怒江、傳遞書香”支教活動現場——在2020年——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三航局團委組織開展了“心系怒江、傳遞書香”支教活動,這是定點幫扶教育扶貧的又一重大舉措。志愿老師小謝正通過網絡平臺為云南怒江福貢縣子里甲完小的孩子們支教授課。
今年4月,抗疫形勢雖然依舊嚴峻,但是“云授課”——愛心支教活動倡議書一經發出,便獲得了三航青年們的大力支持。團委在短短一周內收到了30余份報名材料,其中一半以上是青年黨員。他們有的剛剛結束隔離期返回工作崗位,有的身在項目部甚至遠在海外,當得知能夠以網絡支教的形式為怒江的孩子們傳遞愛心時,大家都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手持風車的孩子們露出微笑
第一期支教課程為期一個月,包含了英語、美術、音樂、科普4個類別。由于學校校長曾經表示,孩子們對科普類的課程特別感興趣,志愿者謝俊純希望,能為孩子們準備一堂別出心裁的科普課。為此,他與支教團隊反復討論,設置了一個制作風車的手工環節,“三航風電啟航了,希望孩子們的夢想也能隨著風車一同啟航?!?/span>
疫情期間物流較慢,為了籌集手工材料,小謝跑遍了附近的每一家文具店,彩紙要鮮艷的、圖釘要安全的、鉛筆還一定要帶橡皮。這樣一來,風車制作完成后,這些材料還可以作為老師上課和布置教室的工具,供孩子們循環使用,與海上風電清潔環保的理念不謀而合。4月的天氣還透著涼意,來回奔波的小謝心里卻暖暖的,不一會兒,臉上的口罩就因汗水濕透。待采購完畢,他拎著沉重的袋子,心卻輕快得仿佛已經飛了起來,飛到山的那頭,飛到孩子們的身邊。
手工課結束后,孩子們舉起風車合影
夢從山中起,風從海上來。小謝老師乘著一朵“云”,將海上的風車和山里的孩子們連在了一起??粗曨l里孩子們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他耐心講解著三航局海上風電的發電原理。
在互動環節,孩子們用靈巧的小手做出色彩斑斕的風車,歡快地吹動那一片片扇葉。小謝知道,孩子們手里轉動的不僅僅是一個個風車,還是他們靈動的希望。看著孩子們在屏幕那頭跳躍著,眼里蘊含著光芒,屏幕這側的他一度有些哽咽。
目前,三航局第二期支教活動正在延續,兩位線下支教老師身赴云南,20位線上老師也在與孩子們分享快樂,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即將發生,請聽下回分解......
來源:港灣院
圖文:鄭星苡 宗婧慧
編輯:鄭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