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水面泛起層層白浪,碩大的舉升甲板緩緩浮起,“起??!”隨著監造經理一聲令下,15000噸(下圖工5號)舉力非自航半潛駁的壓載艙向四面排水,海水順勢滑下甲板,船體逐漸升起,不一會兒整個輪廓就浮現在海面上。“三航第一艘‘萬噸輪’試浮成功!”監造技術人員自豪地宣布。這是在深圳三門島附近海域,公司投巨資建造的半潛駁第一次試浮成功的場景。
工5號舉力非自航半潛駁為鋼質、單體、單底、平甲板非自航半潛駁,總長100米,型寬40米,型深7米,設計吃水5米,最大沉深26.50米,最大舉力15000噸,拖航時最大載重10000噸,主要用于運載及下潛安裝大型鋼筋混凝土沉箱、圓筒或其他混凝土物件??稍谘睾:絽^進行下潛、起浮作業,近海航區滿載拖航調遣。
半潛駁的監造,一開始就面臨著材料面板、型材鋼等材料不能及時到位以及建造勞動力資源不充分等問題,使分段結構等制作不能順利進行,實際施工進程與計劃進程的差距拉開。在與船廠項目組進行溝通協商后,對方接受了監造組的意見,加大了物力、人力的投入,使施工項目得以有序開展。
建造過程中,監造小組緊把質量關,小組成員不畏深圳夏天的高溫天氣,來回穿梭于施工現場。對制作小組裝、中組裝、大組裝、船臺建造、設備調試等每一個環節都進行查驗,經常鉆、爬壓載艙,查驗鋼板、型材焊接(焊縫包角、對接坡口間隙、定位焊、焊角大小等)質量是否符合工藝要求,船體鋼板是否變形,管系的安裝是否規范,電氣設備安裝是否正確。
在船舶建造后期,監造小組對輪機設備及電器設備進行一系列調試,如主柴油發電機組、閥門遙控系統、集中控制臺等。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漸縮小了建造進度差距,分段合龍后于去年9月3日正式上船臺, 同年12月8日正式下水,目標控制、質量控制得到有效監督。監造組為保證船舶的建造進度、質量,自愿放棄休息時間,回到“家”后圍攏在一起,談論當天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匯總后大家獻計獻策協商解決辦法,第二天再與船廠項目組溝通聯系,使建造中的許多問題能得到及時預防、有效解決。船廠項目組看到監造小組如此敬業贊嘆道:“從沒看到過像你們這樣負責的監造小組。”
工5號半潛駁的問世,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而其也將在公司承建的緬甸中石油皎漂碼頭工程建設中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