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充分利用鋼樁的柔性、吸收船舶撞擊能量,滿足30萬噸超大型油輪靠泊的改造要求,方案審核通過。” 這是交通部專家組對寧波分公司設計的算山原油泊位30萬噸改造工程的評語。
寧波分公司設計室是一支年輕的團隊,11位青年人立足崗位,勇于創新,展現青春風采,為分公司持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近日,獲得了寧波市“青年文明號”稱號。
分公司承建的舟山老塘山20萬噸級散貨減載平臺工程,由于業主對碼頭工藝、上部結構拿捏不準,設計總圖修改頻繁,導致最后要在1個半月時間內完成130多張結構圖紙。設計室成員兵分幾路,各司其職,抓緊出招標圖,后期施工圖。可就在130多張圖紙臨近完工之時,總包單位臨時通知要求變更污水池、排水溝等近10項結構設計。他們沒有怨天尤人,“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連日加班,最終提前一周完成任務。
這支曾獲得“交通部優秀設計一等獎”、“國家設計銅質獎”榮譽的設計團隊,在算山原油泊位改造30萬噸碼頭設計中,同樣發揮極佳,贏來聲譽。為了使新建結構的樁基布局合理,緩解超大型船舶對鋼簇樁的碰撞力, 29歲的總工戴志鋒到碼頭現場蹲點,對碼頭結構設施、樁基位置進行現場復核論證,掌握了確切的數據。由于首次在國內30萬噸級油碼頭改造工程中采用鋼簇樁靠船方案,沒有現成的計算標準和公式,負責鋼簇樁計算的3位小伙子一遍遍對鋼管樁的樁徑、壁厚、長度和連接方式進行驗算,如此連續3周,算出了由5根2.2米長的鋼管樁組成一組鋼簇樁,滿足了使用要求。
設計室成員在“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中,還組織設計領域的拓展,先后承接了施工圖設計審查技術咨詢業務,以良好的服務、至誠的信譽贏得了鎮海煉化、中海油等諸多“回頭客”,又不斷進軍舟山、臺州等新地域,與舟山港務集團、三門交通局等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他們編制的《設計過程控制文件目錄》,通過了國際知名的“英國勞氏”公司貫標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