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落幕的中交集團第三次黨代會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彤宙提出要加大領軍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的培養開發力度,健全人才結構與企業改革發展相協調的動態機制。
近年來,三航局三公司黨委通過嚴把“進口關”“培養關”“任用關”,為企業改革發展搭好人才梯隊,以實際行動為集團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質量型世界一流企業添薪助力。
三公司開展安全技能比賽,完善各條線人才培養體系
控制量提升質,嚴把人才“進口關”
“薪酬待遇怎么樣?人才晉升通道有哪些?如何培養高學歷人才?……”2020年10月,三公司在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舉辦招聘會,展臺前前來詢問的學生絡繹不絕。當前,助力集團打造“三核五商”新中交,人才招聘是首道關卡。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啟動前,三公司定下了校園人才招聘的總基調:合同制員工招聘,三公司要“控制量、提升質”,堅持合同制員工土木工程相關專業要達到一本以上,測量、試驗、機械等輔助崗位可以放寬至二本。
正是基于這一基調,三公司近年來不斷加大對“雙一流”院校畢業生的招聘力度,并對碩士及以上的高學歷層次人才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
三公司招聘專員赴東南大學開展校園招聘
2021年,三公司校園招聘合同制員工研究生學歷的有2人,211院校及以上人才占比15%,一本院校以上人才占比達70%。在經過三公司統一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后,這幾名員工被分配至312國道改擴建項目、建寧西路項目兩個重點工程歷練。
找人容易留人難,為此,三公司對高層次人才“加碼”優惠政策,2022年起將對211、985院校的畢業生實行《高層次人才就業補貼服務協議》,分別一次性補貼10萬或8萬,對高層次人才給予一定安居補助的同時,約定5年的服務年限,用心用情“留住人”。
升級“輪崗”制度,嚴把人才“培養關”
“這一年里,從施工技術員、質檢員到測量、試驗崗位,每段輪崗經歷都是一份寶藏?!痹?span>2020級新員工轉正答辯會上,橫江二期項目部質檢員譚文斌舉著被寫得滿滿當當的4本施工日志,熱情洋溢地回顧自己的輪崗經歷。
2020年,三公司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聯合團委、科學技術部對導師帶徒辦法進行了修訂,新鮮出爐的《三公司見習期員工導師帶徒實施細則》對輪崗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見習期員工在一年見習期內要進行2至4個崗位的輪換培訓,其中,施工技術員、質檢員必須至施工技術、質檢、測量、試驗崗位輪訓。
橫江二期項目部便是輪崗制度的受益者。項目團隊在工程推進過程中扎實推行導師帶徒輪崗制度,團隊啟動了分片劃區“老中青”傳幫帶模式,由資歷較深的分區長帶領中、青年員工綜合包保一個片區的全部生產類目,并雷打不動地在每周六召開周例會,讓年輕人走上“講臺”,對每個類目的進度情況進行周總結。從這里“畢業”的人才成為了大家眼中的“香餑餑”,項目主體剛完工便受到了“爭搶”。
橫江大道二期項目部打造橫江大道“學習型團隊”品牌建設
三公司將輪崗制度延伸至人才管理的多個層面、多個階段。今年起,三公司實施總部職能部門“N+1”輪崗培訓,依據總部各職能部門自身工作職責和現有人員配備情況設定1至2個輪崗崗位。2021年6月辦法實施以來,已經有8個部門、9人次開展了相關輪訓,在側重業務技能培訓的同時,也實現基層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
篩選高潛人才,嚴把人才“任用關”
“A公司、C項目部、B勞務公司之間的管理問題得從業主要求、內部管理兩個大方面出發來考慮……”在項目經理預備營公開競聘無領導小組討論環節中,參與競聘的人員依據題目在白紙上一邊畫思維導圖,一邊闡述觀點。
三公司于2020年8月分別啟動了項目經理、項目總工預備營計劃,選拔年輕項目管理骨干,充實人才隊伍。通過網絡+現場面試相結合的方式,三公司對候選人進行綜合面試,篩選出了一批高潛人才。預備營計劃從本質上改變了項目管理人員的選用模式,選人用人從“少數人決定”變成了“多數人選擇”,考核方式由“相馬”變為了“賽馬”。目前已有1名參與項目總工預備營的人員上任項目總工,2名項目經理預備營人員予以考核任用。
三公司開展項目經理預備營候選人面試
2021年上半年,三公司開展了一期施工技術人員業務技能考核工作,有29名員工踴躍報名,經過方案評審、理論測試、現場答辯等環節,有2名員工已經擔任項目施工技術專業主管,有3名員工也列入施工技術專業主管進行預備考察。
此外,三公司建立了各條線的能力素質模型,進一步健全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努力營造項目班子成員靠能力選拔任用、靠業績升職晉級、靠創效增收取酬的良好氛圍。
來源: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