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掌握行業核心技術,技術管理國內領先,質量服務行業一流,企業技術盈利逐年增長”,這是三航局三公司科技創新戰略思想,也是三公司量身定制的企業技術創新戰略。
為貫徹落實集團第三次黨代會精神,三公司通過“搭好新平臺、輸送新血液、立足新項目”等系列改革舉措,助推三公司在科技創新領域連戰連捷。
搭好新平臺,讓團隊成為科技創新源動力
“新時代,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比究偣こ處燁檿员蚪榻B。正是基于這個理念, 2020年三公司加快技術中心的建設,科技創新成為三公司發展的重要一環。
三公司企業技術中心于2020年通過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驗收,轉型升級為江蘇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是三航局下屬單位中第一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搭好新平臺”的第一步是厘清部門架構。為充分發揮其效能,技術中心整合三公司設計室、中心實驗室、建筑工業化公司、船機部以及工程部等部門技術力量,重點對7個專業領域進行技術開發,并對三公司承擔的“高、大、難、新、特”項目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等活動。
技術中心實行“項目技術聯系人”制度,為項目量身定制技術導師,對項目重大設計變更、重大施工技術方案、重難點技術攻關、先進施工技術研究等進行全過程跟蹤服務。技術導師從工程開工伊始,要主持項目技術策劃的編制,跟蹤項目技術策劃的執行,每季度提供執行情況報告,定期梳理項目設計變更,核實已變更項目,分析存在可能變更的項目,為項目后續變更提供指導意見。
2020年,三公司啟動了公司技術質量管理平臺的開發,經過充分調研、梳理,按照集團、局有關要求,制定了標準化的技術質量管理流程,三公司自主設計的首個技術質量管理信息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平臺涵蓋了項目信息管理、知識庫、科學技術管理、質檢管理、測量管理、試驗檢測、市場開發管理、巡查管理、培訓管理、工程管理十大板塊,為一線項目提供了“全鏈條閉環管理”服務,進一步規范了企業技術質量管理。
三公司自主設計的首個技術質量管理信息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
輸送新血液,讓人才成為干事創業催化劑
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三公司制定下發了《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技術人員業務技能考核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促進施工技術人員技術能力提升,健全施工技術人員考核機制,規范技術技能要求。“三公司科學技術部會定期組織開展針對一線技術人員的專題培訓,包含危大工程管理、清單識別、技術方案編制等內容,還相應地制定了針對專業分包、勞務分包班組人員的培訓機制。”三公司科學技術部經理張曉輝介紹。
為了提升員工隊伍素質,提高技術人員工作技能和效率,三公司進一步完善了總部職能部門、技術中心的輪崗培訓制度。為期6個月的輪崗加深了基層與總部相互了解的進程,也促進總部規章制度有效落實落地。此外,技術中心依托導師帶徒活動,建立起技術人員導師庫,為技術人才成長樹立“導向標”。
“技術中心聚集了全公司的技術人才,是公司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奔夹g中心副主任王榴斌介紹。除專業知識培訓外,三公司技術中心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選派技術員參與技術交流,提升青年員工的業務能力。
“我們在為公司選拔人才的同時,也是想鼓勵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人才穩步成長,提拔為項目部班子成員的員工必須有技術管理的經歷?!痹谌臼讓庙椖靠偣ゎA備營候選人面試會上,三公司執行總經理陳劍向參與面試的38名候選人如是表示。
在培訓、交流的基礎上,三公司增設“預備營計劃”,通過個人展示、必答題、抽簽題和評委加試提問等方式,將人才選拔由“少數人決定”變為“多數人選擇”,也為技術人才打通了快速成長的新通道,讓三公司科技領域擁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總工預備營候選人面試
立足新項目,讓實干成為改革發展的助推器
8月30日,三公司南京豐子河項目研發的“輕質泡沫土路基質量控制關鍵技術”通過了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組織的成果鑒定,并被鑒定委員會認為“該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今年7月,三公司京沈高麗營隧道工程研發的科研成果獲得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是三公司榮獲的首個省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獎,此前該隧道已榮獲國家專利8項,省級工法2項,發表論文15篇……
北京鐵路建設行業內斷面最大的隧道-高麗營隧道實現多項技術突破
泡沫混凝土在豐子河項目現場應用
2020年,三公司科研成果全面開花結果,完成與高校、同企業之間產學研合作項目4項,獲得江蘇省省級工法6項,授權發明專利2項,受理發明專利申請14項,實用新型專利 13 項,獲得中交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局級科技進步獎 2 項,南京市科技創新一等獎1項,各項技術創新、工程創優指標穩步推進。
張宜兵創新工作室在助力建筑工業構件打造精品,開拓市場
科技創新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诖?,三公司要求“高、大、特、新”技術研究項目重點培養學術帶頭人和創新團隊,重大應用研究、產業化和工程項目則要重點培養產學研結合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同時,技術中心也支持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不同機構的技術人員聯合承擔項目課題研究,培養跨學科、跨領域的復合型人才,凝聚智慧攻堅克難。
在技術中心主任俞仲明看來,科創領域的攻關既要花錢,也能掙錢。科研成果在項目建設中的應用以及新技術的不斷推廣,不僅能夠解決質量通病、提升生產效率,還能極大地節約成本,實現科研投入反哺項目建設、企業經營的良性循環。近年來,三公司通過在太湖隧道、蘇州太倉港區四期工程等項目上的技術創新,獲得效益超1000萬元。
自2015年獲評全國高新技術企業以來,三公司一直秉持技術優先發展的總體思路,牢固樹立“科技型、管理型、質量型”的發展目標,在科技創新與企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為推動實現高質量建筑業一體化服務商持續貢獻動能?! ?/span>
來源:三公司
文圖:陳曉喻
編輯:王心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