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三航局路澤太高架項目的橋面上涼風拂過,忙了一天的焊接工人老何望著大家笑了笑,露出一口大白牙,“今年夏天比往年涼快多了,這個‘小不點’幫了咱們不少忙嘞!”
路澤太高架項目建設圖
老何口中的“小不點”是三航局路澤太高架項目的鋼護欄焊接機器人??蓜e小看了它,這個“小不點”的焊接速度是焊接技師的3倍,焊點飽滿率為99.83%,比人工焊接提升了近10個百分點,其優質穩定的施工能力,即使是老何這種焊接高級技師也自嘆不如。
這個“小不點”的故事,得從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說起。
路澤太高架項目作為全國在建的最長鋼結構橋梁,需鋼護欄9999個,到了護欄生產安裝關鍵期,按生產計劃,單日需加工出數百個鋼護欄,需要百名工人同時作業方可完成,生產形勢異常嚴峻。
路澤太高架項目的鋼護欄
而一線焊接工人置身熱浪席卷的鋼筋加工中心,一邊要擦拭汗水,一邊要從事鋼護欄焊接,難免出現錯焊現象。項目團隊按以往的經驗推算,認為鋼護欄施工任務不可能如期完成。
常務副經理陳磊和常務副總工李曉峰肩上的壓力隨之增加,“按照這個速度,鋼護欄施工如果延期,也會耽誤年底通車的目標?!标惱诼氏乳_口,“同時會對工程品質有極大負面影響?!崩顣苑逖a充道。
駕車返回項目部的途中,陳磊電話通知技術部長夏軒梁召開研討會?!跋胍|量速度雙提升,就要引進智能制造技術,提升標準化水平?!毕能幜涸谘杏憰现苯亓水斦f出關鍵所在。
可是,說事簡單做事難,如何提高標準化水平的問題讓研討會炸開了鍋,你一言,我一語。一直沉默不言的李曉峰突然開了口:“是否可以用機器人從事鋼護欄焊接?”
項目團隊對焊接機器人進行改良
機器人從事焊接早有先例,在鋼筋籠加工期間,項目部便用造汽車的理念從事工程建設,研發機器人從事箍筋焊接,但機器人參與鋼護欄施工在項目上并沒有先例。“辦法總比困難多,咱們先試試?!标惱谧尲夹g團隊大膽嘗試。
讓箍筋機器人焊接鋼護欄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來,箍筋焊接較為簡單,只需平面的X軸和Y軸即可,鋼護欄焊接成立體性,需要增加Z軸,是三維坐標。項目團隊的第一項攻關,就是將胎座從二維改成三維。
突如其來的問題,讓項目部措手不及,李曉峰翻閱大量資料,請教機械自動化教授,設計符合要求的胎座。越是研究,團隊越是發現情況遠比想象中復雜,難題接連而至,“你還要想到焊接編程?!睓C械自動化教授提醒道。
項目團隊在研討方案
項目部可沒人系統學習過編程,李曉峰只能從科技公司邀請來專家,手把手指導技術團隊著手鋼護欄焊接機器人編程。與此同時,技術團隊扎進實驗室,進行編程作業,經過一個星期持續戰斗,編程終于如期完成。
萬事俱備,焊接機器人大顯神威的時候到了。在項目團隊期許的目光中,“小不點”按照編訂的程序,順利完成了第一個焊點焊接??吹胶附庸ぷ髡_M行,現場響起了歡呼和掌聲?!翱偹銢]有白費心思??!咱們的進度有希望了!”正當大家沉浸喜悅中,意外卻發生了——“小不點”的機器手被鋼護欄擋住,無法進行下一個點位的焊接,“滋滋滋”的焊接聲也陷入停頓。
原來,項目團隊設定的焊接編程,全部按照直線完成——即第一個焊點完成,機器手直線滑動完成第二個焊點焊接??纱藭r,鋼護欄阻斷了機器手的去路,這一點出乎項目團隊的預料。他們決定汲取教訓,立即重新編程。
自動化焊接演示
通過幾次調試,項目團隊開始再次對“小不點”進行實驗?!白套套獭?,隨著機器手完成第一個焊點,“小不點”以矯健的“步伐”,輕松繞過“障礙物”,精準到達第二個焊點,項目團隊終于松了一口氣。
可是李曉峰還是對這個“小不點”不太滿意,對質量刨根究底的他認為焊點圓潤度未達到驗收要求。為找尋最優焊接狀態,李曉峰又親自上陣,拿起焊機反復實驗?!袄羁偣ぷ兂闪死詈腹ぁ!标惱谡{侃道。
經李曉峰上千次的焊接實驗,他終于得出結論,焊點要飽滿圓潤,每個焊點需要焊3次,每次焊接時間控制在1.2秒到1.4秒。基于他的設計,項目團隊再次編程,機器人終于從“打一槍就跑的愣小伙兒”變成了“心靈手巧的小裁縫”,能夠圓滿完成施工要求。
回到加工中心,在李曉峰的指揮棒下,焊接機器人踮著腳尖,按照樂譜,有規律的跳著“生產舞”,成為了加工中心最亮的主角。
來源:寧波分公司
圖文:劉明秀
編輯:鄭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