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三公司參建的四川省涼山州成涼工業園區配套服務中心項目完成竣工驗收。
成都·涼山工業園區配套服務中心項目位于西昌市成涼工業園區內,屬州市兩級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占地面積約5.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9.7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商業用房、公寓式酒店等大型公共配套服務建筑。
項目距離地震斷裂帶僅有600米,抗震烈度需達到9度,初設圖紙結構剪壓比超規、鋼筋配筋率不足,后根據初稿施工圖進行建模算量,鋼筋、混凝土、型鋼柱及鋼板墻大大超出初步設計概算。在三公司總部EPC項目管理團隊的統籌下,項目建設團隊組建了一支各部門協同參與、懂設計、懂施工、會預算的復合型隊伍,以精細化成本管理對項目結構、建筑、機電等專業進行優化,保證利潤點高分項工程。經過項目前期優化,共計優化金額占合同額6.7%,有效增加項目效益,成為業主在建6個項目中唯一解決超概問題的項目,受到高度認可。
該項目是三公司在房建板塊創新分包模式的試點項目,創新性采用“1+N”分包模式,即1個主體結構勞務分包隊伍+N個專業(勞務)分包隊伍,其中主體結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采用分地上、地下按實際工程量以噸、立方或平方為單位進行結算,其它部分按專業及工序單獨分包。與傳統的按建筑平方或下浮指標的分包模式相比,大大提高了項目部的管理精細度及管理能力、效益,同時降低了分包風險。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建設團隊針對型鋼柱與混凝土梁鋼筋連接難題展開攻關。采用一種新型專用連接套筒,通過在驅動結構中設置相反方向螺紋的螺桿,達到調節轉動件即可調整2個套筒間距離的目的,能廣泛適用于型鋼混凝土柱與混凝土梁連接點處不同間距縱筋的連接,施工效率提高50%,形成1項實用新型專利。
為提升型鋼混凝土結構柱的施工質量,項目部成立QC小組,采用廢棄鋼結構材料對型鋼柱翼板實施臨時加固,防止焊接收縮導致型鋼翼緣板產生變形,提高型鋼柱連接的精確性,通過用激光經緯儀、水準儀、靠尺對軸線、垂直度、平整度進行校正,加強測量控制,有效改善型鋼結構柱偏位問題,該成果獲上海市工程建設優秀QC小組Ⅰ類成果。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四川省西昌市西部新區及成涼園區集休閑購物、美食餐飲、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商業中心,有助于提升西昌市城市形象與服務品質,將其打造成西昌市西部新區新的“購物旅游地標”。
來源:三公司
文圖:邵志遠 呂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