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國交建墨西哥子公司承建,三公司負責施工的墨西哥和黃恩森納達港多用途碼頭及堆場擴建工程項目Q2區碼頭部分提前20天完成交付。
該項目是墨西哥太平洋沿岸重要的深水港碼頭之一。三公司建設內容包括300米高樁碼頭、200米鋼板樁岸壁、6萬平米堆場擴建等附屬設施,油庫、變電所、污水站等配套設施。
碼頭施工是整個項目的關鍵部分。碼頭共設計80個排架,鋼管樁403根,橫梁42道,預制面板405塊,總面積1.04萬平方米。
為提高沉樁效率和精度,項目建設團隊將初步策劃的“沉樁平臺”方案調整為“駁船+吊機+GPS”吊打方案,通過GPS系統和全站儀實現鋼管樁精準定位。同時,將鋼管樁水上倒運上船優化為陸上倒運,“水陸結合”,加快倒樁和沉樁速度的同時,節約了施工成本,共節約工期86天。
由于施工水域位于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水文條件復雜,潮汐為橫梁施工帶來較大影響,加之橫梁需拆除原有部分承重結構,在充分考慮安全性、經濟性及時效性的前提下,項目建設團隊自行設計了“下沉式”承重結構拆除平臺,有效解決了由于潮汐影響承重結構周轉效率的問題,提前60天完成橫梁施工任務。
面層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嚴格遵循屬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在工程質量上下足功夫。通過控制標高,嚴格執行模板及護邊角鋼安裝線型、鋼筋間距和保護層厚度、混凝土坍落度、收面次數、混凝土切縫時間和深度等參數要求,確保面層平整、美觀、高質量。
同時,項目建設團隊在施工全過程注重安全風險管控,針對鋼管樁倒運、起吊及夾樁等危險作業,嚴格落實風險等級劃分、危險源辨識、設備安全檢查等安全措施,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并通過運用BIM技術和P6軟件,實現現場可視化交底及項目動態管理,為安全高效開展現場生產工作夯實了基礎。
項目全面建成后,墨西哥和黃恩森納達港多用途碼頭將具備容納大容量貨船的能力,可突破該地長期以來大容量船舶無法進出的瓶頸,為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為深入踐行“海外優先”戰略,高水平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活力。
文圖:牛強
編輯:汪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