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司太倉S339省道東延新建工程項目部強化內部管理,加強成本控制,提高分包隊伍質量意識,不僅節約成本近百萬元,而且提高了團隊的戰斗力。目前,新瀏河大橋已完成主橋沉樁過半,引橋樁完成96%。
S339省道工程是路橋改造擴建工程,全長約8.7公里。新瀏河大橋建造是控制性節點工程,水中主墩建造是費用投入最多的項目。在正式開工之前的2個月,項目經理林清清就帶著測量人員進入現場,對地質進行勘探,提前做好施工方案比選和優化工作。按原先的合同規定,新瀏河大橋南北岸要分別建立2個攪拌樓和2個組合箱梁的預制場。項目部經過多次實地考察,認為一套攪拌樓和一個預制場地能滿足生產進度要求,新的施工方案得到了業主的認可。在攪拌樓的選址上,項目部充分利用原有初步硬化的空地,減少地基處理費用,將原先的一條老路作為施工便道。通過優化方案、合理利用等措施,減少了相當可觀的成本投入費用。水中主墩施工時,項目部采取盡量使用塔吊,減少大型履帶吊車的使用來降低費用。
項目部注重細節管理,每天現場灌注樁鉆機設備幾點開始運作,幾點結束,每一級鉆桿成孔時間,都有詳細記錄。林清清說,詳細的數據,對施工的工藝改進具有指導作用,要不斷完善工藝,來保證施工的進度質量。不僅如此,項目部更注重對分包隊伍的管理,在簽訂分包合同時用“實名制”的方法,明確分包隊伍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設備名稱和編號、施工方案等等,使項目部與分包隊伍在管理上能“對號入座”。凡發現分包隊伍不按照合同行事,或在工藝方面未達標準的,一律要求整改甚至責令退場。有一次,分包隊伍在鉆孔灌注樁施工時,沒用合同規定的鉆機型號,被項目部發現后,立即要求其退場,直至其更換了符合標準的鉆機設備。在項目部的嚴格要求下,分包隊伍再也不敢偷工減料,全部按照合同規定規范施工。(張寧慧 黃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