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公司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順利完成降水井打設6口,目前已累計完成降水井打設105口。
降水井打設是東人工島軟基處理的重要工藝環節,分為島內區、圓筒區。其中圓筒區施工面積為28728平方米,島內區施工面積為77264平方米。島內區及圓筒區軟基處理主要采用降水聯合堆載預壓方式,在完成塑排打設后進行降水井埋設,每個圓筒及副格倉埋設一個降水井。為保證降水井打設的順利展開,項目部吸取國內外施工經驗,結合當前東人工島實際情況,認真分析降水井施工工藝,經過仔細分析對比,在已有的鉆井設備基礎上增添了攪拌機,在降水井埋設前增加了攪拌工序,將降水井埋設位置的沙層攪拌疏松,灌入少量泥漿,以便在套管沉降過程中盡量采用下壓方式沉降,從而減少震動對鋼圓筒筒壁產生影響。
首臺降水井打設設備進場是去年11月14日,項目部迅速組織人員對設備進行組裝調試, 11月28日進行首口降水井打設試驗。至12月19日,完成了30口降水井的打設施工。之后項目部不斷加大人員、設備的投入,提高施工效率,從開工之初的每天一井到“日打四井”,再到“日打六井”,大幅提升了作業效率。同時不斷優化工藝,目前降水井打設質量經檢測完全符合設計標準,而且對鋼圓筒及副格產生影響較小。(黃 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