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司合福鐵路三分部白樺隧道進口暗洞第三模二襯砼澆注完畢,白樺隧道難度最大的洞口施工取得突破性進展。
白樺隧道全長2225米,進口地處偏壓、淺埋、富水段,屬于軟弱圍巖不良地質、高風險隧道施工。隧道進口開工后,各種施工難題接踵而至。
首先是導向墻施工,基礎開挖后發現,地基承載力不夠、硬塑性粉質粘土遇水形成光滑鏡面導致滑坡。在與業主、設計等單位商討后分部決定,將導向墻向外延伸3米,并在墻體基礎部分增設12根鋼管樁進行加固,管棚也由原設計140度擴大至180度,有效防止了導向墻基底承載力不夠而失穩現象發生。其次是管棚鉆設的難題,白樺隧道進口邊仰坡山體松散,鉆孔過程中出現山體多處開裂、隆起、冒漿,鉆機退桿時立刻形成塌孔。為改造土質,三分部在邊仰坡打下76毫米留孔鋼管再灌注水泥漿加固地基,采取奇偶孔間隔鉆孔的方式,每鉆完一個孔,立即送管、注漿。時值嚴冬季節,鉆設速度慢,分部領導、技術員和員工為了趕進度,放棄了與親人共度春節的機會,最終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管棚的施工。
今年3月初進入正洞施工,由于洞口地質極差,如果按原設計的4步CD法進行開挖,開挖的危險性很大。分部領導主動與業主、設計、監理溝通,將4步CD工法加強為6步CD法。當時正是多雨季節,在雨水的沖刷下,洞口邊仰坡與右側偏壓山體多處出現裂隙,三分部領導每天查看監控檢測數據,密切關注洞口周邊的位移及洞內沉降情況,對所有的裂縫進行及時注漿,并用彩條布覆蓋,防止雨水滲入。要求架子隊在初支施工中穩扎穩打,減緩掌子面的開挖進尺,盡快、及時地使初支成環,在保證做好臨時橫撐的同時,還在導向墻增設了三榀卡口梁。抓緊二襯臺車的拼裝,會同設計單位做好右側偏壓土體的減載應急預案,隨時準備對偏壓山體進行卸載。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實施,使隧道變形始終處于可控范圍內,暗洞第一模二襯澆注完后,白樺隧道進口正式安全進洞施工,三分部承建的11座隧道中難度最大的洞口施工難題被攻克。(陳游游 胡 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