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臺打樁機不斷發出“砰、砰”響聲,攪拌站的混凝土源源不斷向現場輸送,制梁場緊張地預制T型梁,2.7公里長的封浜河改移工程正加快防汛墻和套閘的施工……陽春4月,公司承建的京滬高速鐵路虹橋動車所施工現場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虹橋動車所工程關系到中交六標段的聲譽,工程能否順利進行將直接影響以后鋪軌基地和存梁場的建設。工程量包括動車所、聯絡線工程、軌道板、T型梁預制架設以及封浜河改移、金鶴路改造等。施工涉及面積16萬平方米,跨上海嘉定、閔行兩區5個鎮8個行政村。
攻克天下“第一難”
2008年1月進點后,項目部遇到的難題不少——征地拆遷量大、線路長、門類多、協調難度大。虹橋動車所的拆遷量大,拆遷面積達30萬平方米,占中交六標段拆遷總數的60%,而興安基公司負責施工的動車所動拆遷占局有限公司動拆遷總數的90%。路線長,方圓幾公里,總征地700畝。門類多,涉及8個行政村167家農戶、44家廠家,還有林帶樹木、農作物、魚塘以及高壓線、地下管線等“三電”改遷。協調難度大,由于虹橋動車所地處上海城郊結合部,人口密集、建筑林立,需要協調路內、路外、航道、林業、市政、環保等部門。
面對如此復雜的動拆遷工作,公司總項目部成立了動拆遷部門,多次組織業主、監理、地方政府、申鐵公司到現場辦公,協助地方政府挨家挨戶與村民溝通,講政策,講道理,爭取理解和支持。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建交委在施工用地、資金及施工圖紙上開通綠色通道。嘉定區委書記到現場辦公,承諾征地動遷工作不拖工期后腿。
通過征遷人員不懈努力,動遷速度大大加快。從去年10月下旬開始,村民、廠家陸續簽字搬離。今年4月10日,伴隨著兩臺挖機的陣陣轟鳴聲,最后兩棟村民樓房被夷為平地,16萬平方米的虹橋動車所連成一片,所有征地拆遷工作結束,為大規模施工創造了條件。
軟基處理“見縫插針”
虹橋動車所軟基處理和封浜河改移是工程建設兩大重頭戲。
軟基處理涉及11萬立方米土壤改良,要打入70萬米的水泥攪拌樁,插入300萬米的塑料排水板以及真空堆載預壓、框架小橋、涵洞和土工格柵等,總面積12萬平方米。
“軟基處理對三航來說,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工藝,但在虹橋動車所這么大面積的場地上施工,又涉及到水泥攪拌樁、塑料排水板樁、漿噴樁、粉噴樁等多種類型的樁,對于擅長搞地基處理的興安基公司來說還是第一次”,三作業區項目經理王立軍如是說。
前期,受到征地拆遷和施工圖紙延遲的影響,使項目部有力使不出,但項目部并沒有消極等待,而是做好充分準備,動遷一家,立即組織隊伍進場,分塊分批進行施工,最多時有12個“豆腐塊”施工點。后來經過項目部的努力, 爭取到1.5萬平方米的菜地作為軟基處理試驗段,進行地基改良土換填和塑料排水板試驗,取得成功。
去年,有5個多月工程處于停工或半停工狀態,總項目部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活動。興安基公司項目總工厲誠說,項目部大都是青年大學生,缺乏鐵路施工經驗,我們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辦了“工地夜校”,開展操作技能、質量意識、工藝工法、作業流程、關鍵工序培訓班,選送了20多人次參加鐵路業務培訓。
密切關注施工圖紙的進展情況,項目部有專人負責與鐵道設計院、業主溝通聯系。去年下半年,在部分電子版施工圖紙到位和部分地段征地解決后,公司總項目部全力組織生產,所有工作重心下移,全工區實行三班倒24小時施工,組織開展了“京滬杯”勞動競賽、“六賽”活動以及“四杯兩星”、“平安架子隊”、“滿弓發力,大干100天”等多項主題活動,激發了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去年10月26日,總項目部取得開工以來日產值突破300萬元的成績,全年施工產值突破3億元。
封浜河變新顏
2.7公里長的封浜河改移工程是將南北橫貫動車所的老河填平,新開挖一條與吳淞江相連的封浜河,集航運、排水、防汛、景觀、休閑功能。
在邊設計、邊拆遷、邊施工的情況下,要在2個月內全部完成,工期緊是最大的難題。“今年上海汛期可能提前,新的河道必須趕在汛期前完成,項目部制定的計劃是5月底河道貫通通水,現在我們抓緊時間干,不僅考慮到汛期的因素,更有河道底板砼澆注和護坡鋪設的要求”,負責現場施工的項目副經理佘邦仁如是說。
施工技術難度大影響了施工進度,由于上海的土質含水量相當高,在動車所施工時常常有流砂現象發生,對河道底板砼澆注和護坡近10萬塊預制板鋪設難度相當大,往往是挖機剛開挖好,河道就有大量的積水出現。項目部一方面采取開挖與底板砼澆注、護坡鋪設同步進行,使之一次成型。另一方面采用井點降水,大功率抽水機不停地往外抽水,降低河道地下水位,取得明顯效果。
目前,河道擋土墻已完成90%,1.2公里的河道已經成型。(朱 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