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分公司在大連贏了,贏在大洋船塢工程。水下安裝船塢臥倒式塢門填補了世界船塢建造史上一項空白。
大連作為中國最大的造船、修船基地,韓國大洋商船株式會社看中了這片市場,在這里新建30萬噸、15萬噸級的修船塢各一座,選中的施工隊伍是江蘇分公司。
兩個如此規模的修船塢工程,合同工期只有14個月,而大連的冬季有3個月不能施工,所以實際有效工期只有11個月。有專家曾預測,建造這樣兩座船塢,至少需要18個月。
分公司大連大洋項目部打破船塢權威人士“這不可能完成,除非創造奇跡”的斷言,用十個半月的時間實現了竣工目標。
創造奇跡的是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團隊,他們進行了周密的前期策劃,采用“雙向合進法”創新了船塢施工工藝,加大資源投入,24小時連續作業。到2008年8月15日,完成塢底板100米;12月20日水泵房實現封頂,主體完工;2009年2月15日,塢內灌水。三個節點目標的實現,不僅使項目部拿到了230萬元的工期獎,還拿到了170萬元的趕工獎,而且為項目部鎖定竣工目標打下了基礎。
兩座臥倒式鋼塢門的制作安裝是整個船塢建造的關鍵,今年3月中旬,大連修船塢項目部召開“船塢臥倒式塢門安裝”專家論證會。由于工期實在太緊,項目部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臥倒式鋼塢門采用水下安裝。
水下安裝臥倒式鋼塢門,國內還沒有先例,目前大都采用干式平座安裝法。設想提出后,專家與設計單位都認為風險太大,責任重大。分公司領導與項目部再次進行研討,認為方案有一定的理論數據作支撐,于是決定采用水下安裝法,并向業主承諾“4月16日實現塢門啟閉目標”。
項目部組織“大干60天立功競賽”活動,通過競賽活動,加快工程進度。
水下安裝難點是塢門重心由于受力情況復雜難以計算,特別是無法算出塢門受力失控臨界角度的大小,萬一700多噸重的鋼塢門一旦失控,損失將十分慘重。而且塢門鉸座安裝時允許偏差不足2毫米,又是水下作業,光線不好,風險確實很大。
4月14日凌晨3時,決戰拉開序幕,1號臥倒式鋼塢門開始安裝,業主、監理、質監、專家、公司領導等100多人到場觀戰。中船重工集團一位權威人士說,如果能成功,這將填補世界船塢建造史上一項空白。
3時30分,潛水員經過水下測量, 1號塢門上鉸座離下鉸座還有84厘米距離,按當時每小時下降6厘米水位計算,至少需要14個小時后才能安裝,而且2號塢塢門比1號塢還要深1米,再加上灌水起浮時間,這樣,工期將至少被延遲7天。不僅承諾將化為泡影,而且還要被扣罰80多萬元。
是按照傳統安裝方案,推遲工期,還是選擇實施水下安裝塢門方案。關鍵時刻,項目經理陶立雙召開班子現場會,統一思想。項目總工再次對塢門的傾角從8度到20度的情況進行驗算,并用電腦進行安裝模擬試驗,得出水下安裝的可行性結論。項目部準備了幾套應急措施,最后陶立雙果斷下達命令,執行水下安裝塢門方案。
放氣灌水。眼看塢門的傾角越來越大,從3度、5度、8度、10度、12度、15度……隨著塢門傾角加大,塢門上鉸座進一步降低,與下鉸座距離越來越近,從原來的間距84厘米降到7厘米。陶立雙命令停止排氣灌水,現場操作人員各就各位。
凌晨4時11分,上鉸座大部分順利進入下鉸座,陶立雙命令現場安裝工繼續對塢門排氣灌水……1號塢門終于安穩入座,水下安裝塢門獲得成功。項目部實現了對業主的承諾,提前15天完成竣工目標。(朱永平 陳會文 鄧應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