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領域、新地域的不斷拓展,施工項目不斷增多,分包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三公司在今年上半年重新修訂了工程分包管理辦法,統一下發了分包工程合同文本,從源頭加強分包管理,使效益管理落到實處。
目前,納入三公司合格分包單位的有182家,他們對這些分包單位的營業執照、建筑企業資質、安全許可證等加強年檢,每月督察提醒分包單位各類資質到期期限,避免因資質過期而被迫停工的事件發生。
對新引進的分包單位,由紀委、項目部、核算部、工程部、安全部組成工作小組進行審查,把好新分包單位的審核關。今年3月,江都泰富碼頭工程700根樁需60天內打完,原先的樁基隊伍無法滿足工期要求,三公司決定引進新隊伍。審查工作小組對幾家有意向的分包單位,從質量、信譽、設備實力進行實地考察,選擇了安徽皖建,在合同工期內完成了打樁任務。東灶港碼頭項目引進的預制、安裝協作單位,引進后較好地完成該工程的預制、安裝,之后還參與了太倉S339項目的施工,列入合格分包單位名冊。嚴格的審核體系,確保了工程質量。
加強成本控制,保證企業效益是強化分包管理的核心內容。三公司加快分包決算,將材料結算確認方式從原先籠統的材料結算模式變成了“一對一”實時簽認模式。今年新出臺了“材料清單簽認制”,即每一次的材料供應由分包單位按照統一表格樣式填寫清單,項目部認可后報三公司物資部、核算部確認,簽認完畢后存檔作為結算資料。要求項目部月度計量與業主計量同步,設計變更時,分包單位按照統一的《分包人申報表(增加工程項目)》、《新增項目單價申報表》進行填寫“實時”上報,經三公司相關部門、領導簽字確認,存檔為結算資料。新制度的出臺大大提高了結算的效率,也使項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在嚴格執行分包管理制度的同時,三公司還加強對基層預算員、核算員隊伍的建設,通過培訓,加深了項目部成本核算員對相關政策的了解,提高了他們的業務素質,保證了各項管理制度得以貫徹落實。(張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