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分公司近日榮獲中國交建三級優秀企業管理銀獎,這是對分公司近年來在創新管理制度,強化全面風險防范體系并形成長效機制的充分肯定。
從2009年開始,分公司便構建起“集中管理,源頭管控,全員負責”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了風險管理機構。完善資金管理、合同管理、質量管理、閉合管理、分包管理、法律事務管理等制度,形成風險預警、風險跟蹤、風險反饋、風險化解等一整套風險防范體系與控制體系。今年,分公司以管理提升活動為載體,先后3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分析形勢,科學把控,進一步提出了要把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作為內控的重點,從戰略風險、營運風險、財務風險、資金風險、投資風險、法律風險以及海外風險等7個方面進行風險收集匯總,列出了51個主要風險源,對這些風險源制訂有效應對措施,如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流程管理、過程監控等。
分公司提高對風險前瞻性預判能力,把防范質量風險擺在項目管理突出位置。如寧波某碼頭工程原與業主簽訂意向合同時是建一個高樁式碼頭和一個重力式碼頭,分公司到現場勘察后,認為施工區域江面浪大流急,回淤嚴重,不適于重力式碼頭建造。秉著“質量第一”的經營管理原則,分公司總經理徐捍衛組織專家組對技術方案多次論證,提出建高樁碼頭有利于降低質量風險,延長使用壽命。最終業主認為該施工方案更為嚴密,重新簽訂了合同,規避了該項目的質量風險。
分公司完善審計綜合監督機制,筑起一道控制分包風險的“防火墻”。在對某項目進行分包結算審計時,重新審核業主已審的結算書、竣工圖紙、現場簽證及工程業務聯系單,發現分包結算鋼筋預算總量超出業主結算總量約50噸,及時核減鋼筋制作安裝費及材料費約20萬元。在對該項目的合同外簽證費用審核中,又發現靠船構件安裝增加的槽鋼,存在分包商多簽嫌疑,最終審核槽鋼數量多報70噸,折合費用約24.5萬元。
得益于系統、全面的風險管理,近3年來,分公司的糾紛事件逐年減少。通過強化基礎管理,規避風險,確保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某鐵路工程的供貨廠家因市場原材料上漲原因要求提高材料價格,而且把提價前所供材料按提價后計算。分公司按照合同條款及現場簽認的實際供應量,指出供應廠家違反合同規定操作,得到仲裁委員會的支持,避免了近5萬元的經濟損失,維護了企業的合法利益。(袁 藝 徐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