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臺風預警信號、長江水位已達警戒線、碼頭大堤出現潮汛險情,面對強熱帶風暴的肆虐,公司啟動應急預案,從容應對。這是6月20日,中國交建在三公司太倉美錦碼頭項目部舉行的一場“水陸空”全方位大型安全生產實景模擬演練。
演習結合江南季節性臺風多發和雨季長江水位高的特點,模擬防臺、防汛、落水救援、水上消防、人員逃生、設備坍塌、水上清污等7個場景,是今年以來全國規模最大的一次施工現場安全應急預案演習。
交通運輸部工程質量監督局副局長黃勇、國家安監總局監管二司副司長王力爭、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副總裁侯金龍、楊力強以及國資委綜合局、上海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上海警備區、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江蘇海事局、南京市交通運輸局、蘇州市交通運輸局、南京海事局、太倉海事局等領導出席并觀摩此次演練活動。楊力強主持演習,侯金龍宣布演習開始。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方彥向各位領導嘉賓致歡迎詞,副總經理馬松平擔任現場總指揮。江蘇衛視進行了現場全程錄播。 40分鐘內順利完成7個課目演練
上午9點08分,演練正式拉開序幕。隨著現場講解員宣布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太倉美錦項目部立即啟動防臺預案,并迅速成立多個搶險小組,布置防臺方案。10點08分,碼頭大堤出現潮汛險情,長江水位已達警戒線,現場指揮部派搶險一隊用沙包封閉引橋閘口,搶險二隊負責對門機進行加固。10點11分,1號拖輪在拖帶駁船駛向避風錨地時突發機械故障,失去動力,并與駁船碰撞造成駁船起火,項目部立即向上級部門和太倉海事局報告情況請求救援。10點20分,由于火勢太大,駁船上4名船員棄船逃生。10點33分,太倉海事局的救援船舶趕到事故現場,將2名落水船員安全救出。10點40分,東海救助局飛行大隊救援直升機趕到現場將另外2名傷勢較重的落水人員救起;2輛消防拖輪和“東海救116”輪在10分鐘內撲滅了大火,清污船隨即進行清理油污作業;而此刻碼頭后方房建現場一處腳手架受臺風影響倒塌,一名工人被壓最底層,東海救助局飛行大隊又派出一架直升飛機趕赴事故地點,用生命探測儀搜尋生命跡象,現場指揮部組織25噸吊車趕到現場吊起坍塌的模板,10分鐘后,被壓工人順利救出并送往醫院進行搶救治療,演習圓滿結束。
“水陸空”全方位救援場面壯觀
本次演習由于涉及課目較多,動用了“水陸空”等先進的救援力量,共有15搜救援船舶和直升飛機以及多臺陸上救援設備參與,成為本次演習最大的亮點。令在場觀摩演習的領導和嘉賓嘖嘖稱贊。
參演救援裝備全是“王牌”
此次,東海救助局、太倉市水上搜救中心均出動了“王牌”救援裝備。東海救助局的“東海救116”輪,抗風能力達12級、配備了衛星通訊導航、具備海上遠距離立體救助能力,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救援船舶之一。太倉市水上搜救中心則出動了先進的救援船舶,大功率消拖兩用拖輪。本次演習還使用了生命探測儀等先進救援設備。
演習結束后,交通運輸部工程質量監督局副局長黃勇、國家安監總局監管二司副司長王力爭、國資委綜合局處長柳長森等領導作重要講話,稱贊這次綜合演習是對央企和有關部門應對施工現場突發事件和水上搜救能力的一次綜合性實戰檢驗,充分展示了央企和地方有關部門對安全生產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指揮能力,為應對強臺風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同時要求進一步增強安全生產的使命感、責任感,切實做好重點時段的施工應急管理,夯實基礎,扎實做好日常應急管理工作。最后,中國交建副總裁侯金龍在總結講話時指出,要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精神為核心,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安全生產”的主題,深入開展“打非治違”活動和預防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坍塌等事故專項整治工作,繼續推進“平安工地”創建活動,建立健全應急反應機制,不斷提升中國交建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維護公司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的局面,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翁曉峰 張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