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分公司承建的北侖四期集裝箱碼頭工程日前同時摘取2個國家級大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截至目前,分公司已獲國家級優質工程獎13項,其中“魯班獎”5項,“詹天佑獎”3項,“國家銀獎”5項。在今年的管理提升活動中,分公司明確要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創新施工工藝、規范工作標準,實施精細化管理“360度無死角”。
分公司加快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在原“三有”質量管理模式(施工前有施工設計方案,有技術措施,有質量要求)的基礎上,增加了工程質量督查反饋機制和懲罰約束機制,強力推行精細化管理,力求質量管理做到“360度無死角”。在傳統的水工領域,碼頭面層現澆最容易出現裂縫“死角”問題,影響碼頭面層觀感質量。分公司秉著“爭創一流,打造品牌”的管理理念,組織專家組對以往承建的工程進行調研,通過優化面層混凝土配合比,減少混凝土收縮量,增加鋼筋網片來增強梁頂部位的抗裂能力,橫梁的梁頂部位割雙縫并填聚氨脂填縫膠來盡早釋放面層的收縮應力,有效解決碼頭梁頂裂縫這一質量通病。使北侖四期集裝箱碼頭工程質量得到交通部質檢總局的高度肯定,也使該工程成為寧波市質監局“免檢產品”。
加強質量管理,創新工藝是分公司轉型發展中屢獲工程質量大獎的法寶。國內首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東海風電工程多個結構的設計和施工在國內是首次。其中風機基礎原設計采用大型鋼結構防撞圈梁,由于大型圓形圈梁結構制作難度大,而且加工費和運輸成本高。分公司向設計方提出圓形防撞圈梁外形改為多邊形,圈梁與基礎鋼樁采用抱箍方式連接。新的施工方案,不但使鋼構件加工自己有能力制作,而且圈梁靠船構件的焊接及撐桿連接安裝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還節約了加工制作費用120萬元。亞洲最大、世界并列第一的5兆瓦樣機總吊重1041噸,吊裝時極易出現整機前傾?,F場施工人員通過多次計算、模擬試驗,結合氣候、海浪情況,對吊裝設計進行改進,將原先的穩定結構四點吊改為超靜定結構六點吊,成功安裝總吊重1041噸的樣機設備。在拓展該領域的過程中,分公司深化風電標準工藝研究與應用,收集整合相關數據信息,建立“風電標準工藝庫”,完善了分公司工藝管理體系。目前,該項目已成功申請6項國家專利,獲得2012年度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并被推薦參加“國優”評審。
同時分公司將質量管理提升延伸到分包隊伍,制定了《分包隊伍質量管理細則》,嚴格執行隱蔽工程驗收制度,采用拍照簽字等手段,及時消除“定時炸彈”。在分項工程施工前進行專項技術交底,建立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加強現場質量監管力度,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質量隱患進行遠程跟蹤,形成“死角”排查——制定糾正——預防措施的良性循環,使施工質量呈螺旋上升的趨勢。(徐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