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國家交通運輸部對第五批節能減排示范項目進行實地核查,三公司“PHC管樁免高壓蒸養節能技術應用”項目以89分高分通過評審,在同批次的20個示范項目中得分靠前。交通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朱伽林、中國交建安監部副部長曹信紅、公司副總經理顧巍參加評審。
該項技術以顯著的節能環保效果和經濟效益、成熟的技術水平、廣闊的推廣前景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
據悉,今年全國申請示范項目共有104個,經交通運輸部節能專業委員會初選出70個,又組織234位專家進行第二輪評審,評出20個示范項目,“PHC管樁免高壓蒸養節能技術應用”是交通運輸部第100個節能減排示范項目。
PHC管樁免高壓蒸養技術是公司在2008年初提出的課題,三公司在實踐中從傳統的二次蒸養(常壓蒸養+高壓蒸養)工藝中,取消高壓蒸養步驟,變二次蒸養為一次蒸養。構件工程處從降本增效和節能環保的理念出發,進行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通過混凝土配合比優化、溫度控制等技術手段,經過近兩年的系統研究和反復試驗,研制出了國際領先的免高壓蒸養PHC管樁。
免高壓蒸養的技術應用,不僅簡化了工藝流程,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制樁過程中蒸汽的消耗,減少了鍋爐燃煤的消耗,減少了進出高壓釜所需龍門吊等設備的使用,減少了電力的消耗。以2011年為例,構件工程處生產免高壓蒸養管樁4626根,澆筑混凝土67303.93立方米,按單方節約燃煤0.04噸、電能每小時1.7千瓦計算,累計節約燃煤2692噸、電能11.44萬千瓦,僅此2項就節省了約234萬元,同時還減少了約5384噸二氧化碳及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具有顯著的節能環保效果和經濟效益。
該管樁經上海市交通運輸和港口管理局鑒定:耐久性、脆性、彈性模量、抗彎性能和有效預應力等性能均優于高壓蒸養PHC管樁,被確定為上海市科學技術成果,同時獲得了中國交建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科學進步二等獎。
自2010年起,構件工程處生產的免高壓蒸養PHC管樁成功應用于長江下游及沿海的太倉港三期、太倉美錦、南京龍潭港、江都泰富等30多個重大水工碼頭工程中,總量已達45萬延米,質量得到了業主和監理的充分信任和認可,并逐步得到推廣。
我國是一個PHC管樁生產和應用大國,生產企業超過500家,年產量在3億延米以上,“PHC管樁免高壓蒸養節能技術應用”獲評示范項目后,將更廣泛地在各類PHC管樁生產企業推廣和應用,預計可使全國每年節約能源約150萬噸標煤,降低碳排放約375萬噸,節省生產成本約17億元。(唐建生 陳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