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余噸鋼結構單體連廊從平地提升至85.5米高空成功安裝,其規模據同濟專家說在國內、乃至亞洲罕見。鋼連廊高14.5米,寬48米,最大跨度85米。由于鋼連廊設計為一個空中多功能餐飲觀光大廳,因此其寬度為亞洲之最。興安基公司把這個工藝水平居于高端頂尖的“技術活”加“力氣活”攬到手并有驚無險地干好了。
2012年4月19日下午4點,歷時28小時后鋼連廊整體頂升終于達到預定標高,在場的施工、技術、指揮人員擊掌相慶,宣告興安基公司最終攻克了無錫國家集成電路中心項目工程難度很大的工藝技術難度。
當初,盡管業主選擇了興安基公司作為施工方,但他們還心有忐忑,多次組織第三方做鋼結構探傷、應力檢測。局有限公司對這個“巨無霸”鋼連廊提升安裝高度重視,總工程師曹根祥3次攜同濟專家到現場指導研討提升工藝,副總經理馬松平到現場再三關照。興安基公司專門設置了鋼構部和專家技術組,派專人監造鋼結構制作。確定總經理助理周杰平為項目總指揮,專家技術組由鋼結構專家朱虹領銜,他們對鋼結構拼裝、提升進行了反復的驗算。
在吊裝前3個月,業主、局有限公司、興安基公司三個層次分別組織了3次專家論證專題會議,論證的內容覆蓋了焊接工藝、合龍工藝、上吊點下吊點驗算加固、桁架的穩性計算、建筑物整體的強度驗算等多個方面,并且充分考慮了風向、溫差、氣候等影響因素,最終決定采用地面拼裝形成整體、超大型液壓同步提升的技術方案。采用同濟大學的提升設備。
4月16日早上7點,項目部開始對鋼連廊正式進行整體提升,幾十小時后,高達4層的鋼結構連廊與A—1號雙子樓兩側順利實現高空對接。在對接過程中,項目部細致調整鋼結構連廊與雙子樓對接中產生的累積誤差,最大程度確保連廊主桁架就位準確,確保連廊直接焊縫最小、焊接質量最優。
從目前監測的數據來看,鋼結構提升過程中的各種位移和偏差都控制在設計范圍內,達到了預期目標。該鋼結構連廊面朝太湖,它將成為連接雙子樓酒店的觀光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