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團暨中國交建三次黨代會在公司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之際順利召開,這是開啟“十四五”時期召開的一次“乘勢而上啟新程,勇擔使命開新局”的重要會議,為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質量型世界一流企業指明的方向。
集團二次黨代會以來的七年取得了豐碩成果,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以及資產總額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接連創造了“再造中交”“萬億中交”的成功實踐,在建筑央企中獨獲“16連A”,連續15年榮膺全球最大國際承包商中國有企業首位,世界五百強排名從187位躍升至第61位。高原凍土、離岸深水港、深埋沉管隧道、超大直徑盾構、長大橋建設以及島礁快速成陸等領域,都牢牢掌握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建造了一批以“天鯤號”“振興號”為代表的國之重器,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1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4項、詹天佑獎36項、魯班獎51項,諸多原創性成果引領帶動了基建行業技術水平提升。
看著集團七年來這張喜人的“成績單”,我作為集團一位三級公司的負責人,倍感將海上風電產品做優做精的責任和使命更為重大。圍繞集團打造“三核五商”這一戰略部署,三航南通海洋公司作為一家以生產海上風電鋼結構產品和建筑工業化產品為主業的現代綠色制造企業,要緊緊抓住國家大力提倡發展綠色產業這一契機,在產品的核心科技先導方面做足功課,下足功夫,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打造物聯網全生產鏈,全力發揮“智能制造”優勢,真正把技術創新擺在企業發展的核心位置,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高質量產品,用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來驅動企業發展,帶動企業走出一條優勢明顯的發展新路子。
集團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到,生態治理是未來的“高成長賽道”,必須以打造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新高地為統領,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發展。南通海洋公司目前主營的海上風電鋼結構以及建筑工業化產品正好契合了國家大力推行的綠色產業,這得益于集團、三航局領導高瞻遠矚地長遠布局。發展平臺和“先機”雖已占得,但要將企業快速帶上高質量持續發展通道,產品優勢凸顯,市場占比提升等等,都離不開科技自主創新的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南通海洋公司將牢牢把握大變局中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通過成立科技攻堅小組,夯實技術創新項目開花落地;通過開設兩級總工講堂,向全員傳遞技術創新理念;通過技術人才挖掘和培養,建設技術專家人才庫;通過信息化平臺聯通生產線,打造物聯網全鏈條生產線;通過走出去對標先進同行,快速趕超一流制造水平;通過主動擁抱新技術,逐步解決產品制作中的“卡脖子”問題等等。這一系列舉措的推進,必將把南通海洋公司帶領到高水平自立自強,通過掌握產品制作的核心技術“話語權”,來助力中交集團、三航局的綠色發展事業實現質的飛躍,成為“三航智造”乃至“中交智造”發展新引擎的重要新動能。
來源:南通海洋公司
文字:徐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