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你拿了幾個第一,我拿了兩個!”“嘿嘿,那是我贏了,我拿了三個。”三航局南京橫江大道二期項目現場,結構一隊帶班王和興與結構二隊帶班于軍在現場交談。隨著工程邁進收尾期,二人在工余回顧一起戰斗的日子。
班前講評
橫江大道串聯南京國家級江北新區多條過長江通道,是名副其實的民生工程,受到廣泛關注。
去年初,90后施工員陳鑫波接手該項目紫創路隧道工點時躊躇滿志。此時,正值隧道施工邁進了沖刺期,陳鑫波每天起得很早到工地現場,準備大干一場。
可好景沒幾天,陳鑫波就像斗敗的公雞一樣,他在現場遇到了麻煩:原來,陳鑫波這幾天幾乎都是在與結構二隊帶班于軍的爭論中度過的,無論陳鑫波怎么講,于軍依然按照自己的那一套干。和他講圖紙規范,他就直接說:“我干了這么多年工程,你個毛頭小子懂什么?”陳鑫波想反駁,但無奈自身資歷尚淺,管理沒有威信,就很難推行下去,困惑不解的陳鑫波找到了項目副經理倪豪反映了管理“堵點”。
為標準化管控住隊伍,項目部編寫了的《班組作業標準化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從安全、文明施工、進度等7個方面列出管理清單,將施工現場劃分為3個片區、12個網格對現場施工進行網格化清單化管理。
“我們干活方式雖然粗了點,可是快”,面對陳鑫波拿出的管理制度這個“尚方寶劍”,于軍嫌麻煩不愿意執行。“我看以往大干的時候喜歡用流動紅旗,咱們不妨試試”,在項目例會上,黨支部副書記盛楊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經過一番研究,項目部決定讓班組“賽馬比賽”。每月底依照清單所列各項,由各部門按照隊伍表現打分,評比出“最美班組”?!白蠲腊嘟M”負責人授予“最美工匠”稱號,班組工人們獎勵生活用品。
班組評比
2020年7月28日,第一次評比開始,當月各項指標都表現優秀的結構一隊獲評“最美班組”。當看到結構一隊負責人王和興披上“最美工匠”綬帶,手下工人還拿到了獎品,于軍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他又跟陳鑫波吵了起來:“大家都是干活的,憑什么一隊拿獎我不能拿獎,你說說看我們二隊哪點比不上他們的?!标愽尾◤陌刑统觥按蚍直怼?,指著管理清單一條一條地給于軍講扣分原因。
“按你說的做,肯定能拿獎?”于軍問。“我保證,都有評分表,也不是單個人說了算的?!标愽尾ɑ氐馈?/span>
從那之后,于軍的隊伍像換了個樣子,現場文明施工做起來了,質量水平也提升了,優良率達到了95%以上,沒有了返工現象。工人看著獎品激勵,大家相互較勁,提前3天完成勞動競賽指標。新施工的底板讓業主方贊不絕口,組織了其他標段的負責人前來學習。
紫創路隧道
項目部補上了青年員工經驗不足的短板,最難施工的主線紫創路隧道主體結構施工提前半個月完工,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來源:三公司
圖文:張倩 何嘯
編輯:王心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