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把黨旗插到第一線,讓三航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帶領全體員工在第一線“沖鋒陷陣”,是重要的引導方式和工作方式。為此,三航局黨委宣傳部策劃了“把黨旗插到第一線”系列宣傳。
本周為您推出“把黨旗插到‘334’工程第一線”。
放大,縮小;拉近,推遠。
通過與帶攝像頭和芯片的安全帽連接,橫江大道項目部的施工現場在與會現場的領導面前一覽無遺,甚至有些細節比現場調研來得還要清晰。
這是2019年11月,三航局總部205會議室,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總經理辦公會。
會議特殊,形式也特別。
特殊,在于管理提升利器第一次上了總經理辦公會;特別,在于見屏入面正式助力項目現場管理。
這同時也是三航局數據化管理駕駛艙第一次得以實際應用。
鏡頭切換,來到后臺實時數據讀取頁面。
冗長的報表變成了曲面屏幕上的結構圖、餅狀圖,一目了然。各單位各項目資源配備、工作完成百分比情況襯托在“中交藍”底色上,滿滿的科技感。
數字化管理駕駛艙正在成為工作中的常態,這是落實“334”工程,推動管理數字化的一個縮影。
“334”工程提出以來,三航局堅持黨委領導改革創新這條根本主線,充分發揮好“統籌者”“推動者”“夯基者”的重要角色,成效顯著。
01 頂層設計——當好“334”工程的統籌者
2020年5月,作業人員在總部大樓穿梭,忙著對一些辦公室換門牌。為什么要換?
根據三航局黨委的工作主線,從2018年的改革設計年,2019年的改革施工年,到2020年的基層改革延伸年,334工程始終在改革的進程中得到真正落實。
要改就從總部改起,三航局總部21個職能部門變成了16個,而所屬各工程公司則基本確定為14個職能部門加海外、投資2個業務部門。
革故鼎新,讓合適的人做更合適的事。2019年12月,寧波分公司繼總部部門副職選聘競聘上崗后,將總部一般管理人員現職全部解聘,以公開選聘競聘的方式進行重新優化配置。
寧波分公司公開總部部門副職崗位進行選聘
兩級總部的員工先后經歷了“全體起立”到“重新坐下”的轉變?!拔宥üぷ鳌蓖瓿桑瑣徏壸兞?,待遇變了,奮斗者工作的激情也得到了新的激發。
組織機構是基礎中“基礎”。
名稱變了,門牌自然也要換了,這是表象。
實質則是職能合并了同類項,該升級的升級,該拓寬的拓寬,該強化的強化了。
不僅如此,根據統計,2019年一年就更新并實施了159項基礎制度辦法,涉及公司工作的幾乎所有領域。
而近期,三航局戰略發展部作為責任部門,正在牽頭制定“六大體系”行動方案,這是三航局黨委為推動334工程進一步落實落地落細的一個步驟。
“這是對落實334工程、目標管理、兩控兩降一治一快、八清等重點工作的一次系統性集成?!毕嚓P人員介紹說,這與2019年制定并實施的“改革調整與品質提升年活動方案”是一種繼承和系統升級的關系。
據不完全統計,三航局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圍繞落實“334”工程,在各公司和項目,結合實際工作,從不同角度共提出了135次要求,對落實334工程極其重視。
在中交集團暨中國交建“改革調整與品質提升年”活動重點案例庫中,三航局3個案例入選,得到了較好的評價。
2018年三航局第七次黨代會確定的一系列關乎全局的基礎性工作,正不斷得到落地。334工程的落實,已經成為三航局黨委做決策、建體系、出實效的重要指引。
02 強化執行——當好“334”工程的推動者
“這樣的制度讓大伙有干勁、想出力!”負責陽江海上風電安裝施工的負責人李嶸對江蘇分公司新下發的“特殊風電項目部計件獎勵”制度拍手稱贊。
2020年3月,三航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季振祥提出“計件獎勵”之后,江蘇分公司利用風電項目優勢,先試先行,推出了“特殊風電項目專項計件獎勵”辦法。
陽江海上風機安裝項目單艘施工船舶連續完成施工目標
在保證安全質量前提下,“多勞多得、按勞取酬”極大調動了一線施工人員的積極性。
5月份,江蘇分公司各風電項目火力全開,均超額完成了計劃目標任務??冃Э己说闹笓]棒,引導了積極性,加快了工程進度。
2019年度,員工績效考核在綜合業績等因素后,分層分級打分,待遇不再一成不變,即便是同一崗級,去除工齡、職稱待遇的差異外,也出現了不小的差距。
“不讓老實人吃虧”“讓價值創造者受益”,得到了實際的詮釋,“五定”工作也開始顯示其作用。
事實上,2019年,根據黨委布局,三航局圍繞全面績效考核體系建設,修訂或制定了總部職能部門績效、直管單位經營業績、公司經營績效、項目負責人績效等多個績效考核的制度性文件,體系建設突破性升級。
2019年一次會議上,時任三航局副總經理季振祥建議,讓經濟活動分析會議成為常態,三航局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世峰表示完全贊同,力挺這一建議。
說干就干,2019年10月26號,針對2019年前三季度情況,召開了一次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經濟活動分析會,除公司領導外,總部8個業務系統、2個事業部、1個發展部、江蘇分公司、廈門分公司、交建分公司的負責人都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同志介紹說,“這次會議規格高、非常務實,對全面預算編制、執行和控制有重要作用?!?/span>
除此之外,全成本核算也顯得十分重要。相關部門介紹說,成本數據庫的建設已經有了進展。
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三航局有針對性地對81個項目開展成本策劃,對59個新中標項目下達了標后預算,對218個在建項目編制成本計劃并進行跟蹤監管,可以說力度空前。
三航局一些單位的探索也值得一提。
2019年,三公司累計收回工程款71.48億元,累計簽回計量73.74億元,共結清項目21個。成績斐然,與三公司財務團隊多年來樹立“敢管”理念,制定“敢管”制度,堅持“敢管”行動,不無關系。
二公司首先探索項目經理分級管理制度,主動請纓、先行先試,為公司推進項目經理職業化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案例與經驗。
江蘇分公司堅定專業化發展,夯實基礎,打造專業品牌競爭力,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廈門分公司圍繞“是否在狀態,是否能勝任,是否責任意識到位,是否班子協調配合”對基層班子考察摸底,對不滿足者進行談話提醒。
各單位在集團和三航局黨委領導下,繪就“路線圖”,定好“進度表”,通過改革,調整利益分配,激發企業發展力量、精神力量、智慧力量,有序推進“334”工程落地見效,進一步提高企業運行效率。
03 扎根基層——當好“334”工程的夯基者
無人的孤島,揚塵的荒地,峻拔的山頂,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都曾去領略過。
他們就是三航局的測量員。
作為中交集團測量高級技師、新能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經理的龔權華,已在測量行業默默耕耘了20余載。
從基層來,到基層去,公司管理的關鍵在項目。
目前已是分公司管理中堅力量的他,基本功一直在,“第六屆上海市技術能手”的稱號實至名歸。
在疫情期間,外地測量員無法按時到崗,他毅然前往項目部開展測量工作,成為新能源公司總部第一個奔赴項目部的“最美逆行者”。
2020年5月27日,中化學建設投資公司、南方建投有限公司、工程集團城市投資有限公司的幾位副總,帶著一行80人赴三航局承建的南京豐子河路項目進行對標交流、參觀學習。
參觀人員表示,“中交三航局承建的豐子河路道路工程標準化程度非常高,值得我們學習、推廣!”將以這次實地參觀為契機,向中交三航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精細化、標準化管理水平。
標準化在項目落地,是三航局黨委領導改革釋放出的紅利。
2019年12月1日,對三航局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三航局22本標準化管理手冊正式發布,成為“1.0版”,這是對公司前期改革工作的一次系統性集成和總結。
標準化管理手冊于2019年7月啟動編寫,歷時半年多,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人力物力財力。
“從去年7月23號開始,我們組織近120人在培訓中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標準化手冊集中編寫工作,編寫期間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朱國輝說。
這是前所未有的集體行動。
近120人在培訓中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標準化手冊集中編寫工作
國內疫情期間,三航局標準化管理手冊的宣貫通過網絡在業務系統緊鑼密鼓地宣貫?!肮靖鱾€主責部門宣貫開展了50余場宣貫,參與人數近4000人?!敝靽x介紹說。
目前, 20多人組成的編寫組,已在2020年5月完成了手冊2期初稿。而標準化管理一期的修訂也在4月份啟動,6月份進行了交流討論。
不止如此,為推動標準化管理,三航局依托“上海品牌”認證,編寫制定了《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施工服務規范》,主編水工業務領域規范標準規程9部、參編7部,主編能源行業標準1部,參編國家能源局規范標準規程4部,為更高層次的標準化開辟了新天地。
2009年9月29日,“三航風范”號起重船交接,成為國內第一艘為海上風電安裝量身定制的起重船。
2016年3月,三航局又建成國內首座具有“抬升、安裝、打樁、居住、運輸和動力定位”六大功能的第三代自升式風電安裝船“三航風華”號。
2019年12月26日,歷時13個月,三航局1200噸自升式風電安裝船“三航風和”號舉行交船儀式,它成為目前國內最先進、技術含量最高、設計最合理的第三代風電安裝船。
磨刀不誤砍柴工。海上風電裝備的不斷更新,是三航局專業化發展中的一類典型事件。
10年磨劍,三航局深耕海上風電市場,鉚定目標不放松的勁頭愈發迅猛,應運而生的改革內力也在醞釀噴發。
2019年,三航局成立了風電發展部,打造集團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
通過收購,打造啟東海上風電基地,提升海上風電重工鋼結構加工能級。
2019年三航局海上風電業務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一倍。
為推動專業縱深發展,還專門制定《專業化定位和區域化分工管理辦法》,引導分(子)公司發揮自身優勢,形成專業化、差異化競爭格局。
2020年6月11日,三航局信息化工作再傳捷報。
船舶管理平臺將于6月底正式啟用
“大生產指揮信息系統和船舶管理平臺將于6月底正式啟用?!毙畔⒅行闹魅问娣椒ń榻B。
滿屏各類風向、風速、浪高、涌向的數據圖解,宛如梵高的《星空》般,讓人目不暇接,又無不贊嘆大數據時代信息化集約的沖擊力。
在防臺防汛工作進入緊張倒計時之際,大生產指揮信息系統的臺風預警功能無疑將為本年度的相關工作助力添翼。
隨著該系統和平臺的正式啟用,三航局管理的457條船在什么位置,這些船一個月內去過哪里,都會清楚顯示在總部306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項目各類數據信息將一覽無余。
“數據大概2分鐘更新一次,基本可以如實反映現場實況”,舒方法說。
隔空通過視屏檢查督導將成為現實,數字化信息化與生產經營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融合。
在推動“334工程”落地中,一些單位也有搶眼的表現。
寧波分公司預制廠PHC管樁車間不久前傳來喜訊,該車間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獲得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榮譽來之不易,得益于預制場廠建設過程中深入踐行334工程目標要求”,預制廠職工一致認為。
在建立企業微站后,40年老廠得以舊貌換新顏,輕裝上陣,殺出重圍,實現信息化管理的“一體化和標準化”。
對各個工序進行數據采集并建立產品二維碼,實現產品實名制,使車間管理真正實現了從“粗放型”向“精細化”“標準化”的升級轉變。
主題策劃:黨委宣傳部
框架設計:黨委宣傳部
文字:沈 煦 楊 柳 許 晗
編輯:胡紫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