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碼頭工程收到申能洋山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發來的感謝信,信中對項目部超前11天完成樁基工程表示高度認可。
信中指出:樁基施工周期內經歷多次惡劣天氣等不利因素,地質條件復雜,項目部以胸懷“國之大者”、恪守公司信譽的姿態,積極調整施工工藝,調配施工人員,保證機械設備及材料物資供應,努力消除不利因素所造成的工期影響,最終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階段性項目建設任務。
該工程地處浙江省嵊泗縣,位于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沈家灣作業區。工程內容涵蓋主引橋、碼頭、火炬平臺及引橋。工程樁基共415根,其中打入樁共計279根,灌注樁共計136根。
11月9日,最后一根灌注樁順利澆筑,標志著項目整體樁基施工全部完成,為后續上部結構施工進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樁基工程開工以來,項目團隊以“開工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精神,將總體進度計劃分解到每周,對樁基工程施工進度進行管理,確保各工序之間高效銜接,高質量完成樁基施工各重要節點。
水上沉樁期間,面對海底電纜區域船舶拋錨問題,項目部積極與嵊泗電力公司對接,指定一條錨艇負責現場所有船舶拋錨,并做好錨位記錄反饋至海纜維護船。同時采用全回轉多功能打樁船,該船具備良好的穩定性和抗風浪能力,可以適應大扭角、大斜率樁基的施工,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海底頻繁拋錨帶來的風險,而且對小洋山島風浪大、地質條件差的環境有極強的適應性,大大地提高了打樁效率,為灌注樁施工大干提供了廣闊的作業空間。
灌注樁施工期間,項目技術團隊因地制宜,采用無人掃測船搭載多波束掃測系統對海底進行掃測,探摸拋石分布區域,結合地質情況,采用墩式基礎、打入樁式基礎相結合的方式搭設灌注樁作業平臺。同時,項目部搶抓好天氣時機,精準把握施工窗口期,合理調度人力物力,采取“白+黑”模式,高峰期現場8臺沖孔鉆機,3臺鉆孔樁基同步施工,70余名工人、20余名管理人員輪流值守現場,全力保障項目按照計劃節點穩步推進。
該項目建設后,對于完善上海天然氣產供儲銷建設體系、加強城市供氣安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以及提升長三角地區天然氣總體保障能力等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二公司
圖文:黃啟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