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項目的管理制度、工程進展、人文建設、航拍照片等,各位可以直接掃描此二維碼,獲取更詳細的信息,體驗一次智慧化的‘碼’上暢游之旅?!睓z查指導當天,面對外部公司的調研員,三航局福州港羅源灣港區可門作業區6號、7號泊位工程項目經理蔡偉自豪篤定地介紹道。
可門作業區6號、7號泊位工程位于福建省東北部沿海的羅源灣南岸,項目施工內容為新建1個3.5萬噸級散貨裝船泊位、1個30萬噸級散貨卸船泊位、1座引橋及港池疏浚等相應配套設施。作為福建省最大的高樁梁板式散貨泊位工程,該項目在施工管理上面臨著碼頭體量大、臨時設施多、預制構件型號復雜等諸多難點。
“如何整合項目內部資源,實現智能化、精細化、高效化管理,成為我們打造福建省‘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的重中之重?!睘榇耍椖繄F隊從建設前期便在方案編制、技術策劃、安全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然而,當項目進入建設正軌的時候,各部門卻時常因為臺賬登記和文件對接存在信息差而耗神費力。
“進退場人員多、材料設備多、迎檢匯報多,每天大家光信息的記錄、更新、傳閱,就要花很多時間,更別提還要去現場作業和管理工人了?!彪A段性工作總結會上,質量管理部部長林奮志指出了大家“分身乏術”的根源。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多項目內部都存在,如果我們嘗試建立一個信息管理平臺,集安全、質量、物資、設備等多種資料于一體,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管理效率,日后還能成為大家學習的‘范本’?!睅捉浻懻摵?,項目總工程師林猛整合了大家的創新管理思路。
鑒于當前二維碼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團隊決定結合項目各部門日常主責,對各類臺賬信息進行分類匯總,生成二維碼后粘貼在施工現場及駐地對應角落,并持續做好內容的動態更新。
說干就干,人員信息的集成首先由安環部負責。在對人員種類、進出場時間、健康狀態及教育交底情況進行統計和逐一錄入后,項目一共生成包含班組成員在內的二維碼236個,并在制度宣貫后要求大家貼在自己的專屬工帽上?!耙蝗艘淮a,一掃了然,現在大伙兒在工地也有了全新的‘電子身份證’,變得更‘知根知底’了!”協作隊伍如是稱贊。
材料和設備的數據則由物設部統籌生成。在將傳統的信息表進行匯總轉換后,每批鋼筋的規格型號、檢驗報告、加工詳情和舉牌驗收均可被掃碼查看,進場的架橋機、吊機、打樁機等機械設備也實現了“明碼標價”。提及新模式帶來的改變,蔡偉滿意地說:“自從推行二維碼管理,項目在接受現場抽查時,再也不用翻看對比各個時間點,也無需跨部門挨個詢問設備的可操作狀態。大家能隨時隨地獲取情況,真的印證了‘碼’上見效!”
然而,由于框架搭建和內容上傳是個大工程,大家前后花了近一個月才把系統徹底調試好。“中途有時會不想堅持下去,一是資料確實繁瑣,從專項施工方案到節點大事記再到項目內外發文,各部門‘干貨’不少;二來又不能一窩蜂呈現,要兼顧視覺上的簡約美觀和功能上的分類合理;三是后面每天也要一直更新,大家容易產生疲倦心理?!绷謯^志分析道。
但在“智慧品質”“創新品質”“精細品質”等項目建設理念的引領下,大家還是“碼”力全開,對534根鋼管樁和1029個預制構件進行了信息生成,并由工程部的各分項負責人一一粘貼。當日落光影掠過銀亮色的海面,泊位建設區的智慧二維碼顯得密集有序,又格外耀眼。
經過全員的不懈努力,可門各工點的人員、材料、設備、構件均實現了二維碼的應用管理,項目的黨建活動、工程進度、職工小家等點滴也被“賦碼”呈現在駐地的會議室和各種匯報材料上。今年9月,該系統在2024年度水運工程“四新技術”推廣項目評選中榮獲優秀成果獎。
來源:六公司
文圖:李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