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航局海南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項目獲中國石化海南煉化“優秀承包商”稱號,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丁海龍獲項目建設“二等功”榮譽稱號,項目黨支部書記王東彬獲項目建設“三等功”榮譽稱號。
海南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項目地處海南島西北部洋浦經濟開發區,是海南省和中國石化重點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280多億元,是中國石化構建“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公司承建的項目配套碼頭引堤、防波堤工程,建設內容包括1座1984.6米防波堤,700米接岸引堤,85.6米陸域接廠區道路。其中,防波堤直立堤段采用沉箱直立式結構,由52件超大沉箱構成,單件重達5700噸,為華南地區最大防波堤沉箱。
項目的建設,可有效改善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燃料與化工產業結構,滿足該地區日益增長的燃料產品與化工產品需求,帶動海南省經濟發展和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具有重要意義。隨著項目順利投產,實現了海南乙烯工業的“零突破”,成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發展的新“引擎”。
向高而攀,凝心聚力促發展
項目施工海域位于洋浦灣,施工海域季風期長,西南涌大,海浪最高達2米,氣象變化快,施工難度大。施工期間,還遇到了2021年的超強臺風“圓規”、2022年8月海南新冠疫情封控等重重困難,給項目施工造成極大影響。
為確保施工進度,項目領導班子根據總體施工部署倒排工期,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圍繞“工期就是效益”原則,細致研究,大膽決策,根據超大沉箱尺寸、數量、工期和場地條件等因素,細化預制場布置方案,合理安排進場作業人員,保證多個作業面同步展開,使施工效率大幅提升。項目領導班子每月對項目運行過程中的成本進行分析,研究制定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通過堅定自建砼站方案,避免了受制于人,商品混凝土每車過磅校核,規避了混凝土虧方風險。
向新而行,點燃項目主引擎
項目部嚴抓沉箱預制質量,以創新工藝保質量。通過優化沉箱澆注工藝,創新采用沉箱標準層鋼筋組合式整體吊裝成型工藝和沉箱內模豎向垂直循環工藝,并在過程中不斷總結優化安裝流程,將沉箱安裝工效從12小時提升至7小時。針對施工海域涌浪大,氣象變化快,施工難度大等難點,主動與當地氣象局簽訂合作協議,對施工海域海況天氣及時預警、預報,通過研判天氣變化,抓住施工窗口期,不分晝夜,組織人員船機全力推進沉箱安裝工作。最終提前15天完成沉箱安裝任務,有力保證了重大節點目標完成,獲得業主中石化集團領導“三航鐵軍”的贊譽。
施工期間,項目先后獲得2020年度三航局文明工地榮譽稱號,2020年度三航局優質混凝土獎,2021年度中交集團優質混凝土獎。
迎難而上,打造人才聚集地
項目部圍繞“品質工程”建設目標,加強青年人才梯隊建設。施工期間,受風電搶裝潮影響,市場上半潛駁等大型船舶稀缺,本項目原計劃采用10000噸舉力半潛駁,但市場上僅能找到8000噸半潛駁。項目部組織青年骨干群策群力,通過多次召開技術分析會,觀察分析海況,計算船舶穩性,最終決定使用8000噸半潛駁并在兩側增設浮箱,再增加一條600噸起重船,和定位駁雙船對拉完成定位安裝,可有效保證沉箱施工安裝精度控制,對施工安全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項目部積極開展“導師帶徒”活動,針對各個崗位需求,選擇能力強、有責任心優秀骨干作為導師,對新分配員工進行定向培養,施工過程中,敢于給年輕人壓擔子,促使快速成長出師,使之迅速成為獨當一面的復合型人才,打造了一支項目建設優秀人才隊伍。
來源:江蘇分公司
文字:王偉 王東彬
圖片:葛春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