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通報2023年廣西公路鐵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考核暨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情況。三航局岳圩口岸高速項目在廣西參評的46個公路項目中脫穎而出,取得了90分以上的優異成績,獲評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安工地“典型示范項目”稱號,并成為公司第一家在江蘇省外獲評平安工地的項目。
自工程開工建設以來,面對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問題,項目團隊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明確安全管理目標,不斷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切實打通安全生產“最后一公里”。
堅持黨建引領,筑牢安全生產工作防線
項目強化黨建引領,發揮黨建優勢,深入開展“黨建+安全生產”活動,以“三心”為工作抓手,突出重點、明確目標、壓實責任,把安全之釘釘準、釘牢、釘實。筑牢安全生產防線,持續強化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檢查,細化安全生產任務和風險管控,成立項目黨員突擊隊、青年安全示范崗,讓每一位黨員、青年骨干都有分工,每一處工點都有堅守,切實推動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健全制度體系,上緊安全生產工作發條
項目嚴格貫徹落實安全管理強化年行動和年度安全生產重點工作安排,以“平安工地”創建工作為抓手,持續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創新性推行“紅袖章”和“班前五分鐘”制度,在每個工點配備1-2名佩戴“紅袖章”的安全員,認真開展“班前5分鐘”安全教育活動,嚴查勞保用品穿戴,檢查人員精神面貌,在安排當日工作內容的同時,告知當日施工存在的風險和預防措施,進一步增強作業人員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強化制度剛性執行,上緊安全生產工作發條。
壓實安全責任,織密安全生產監管網格
項目實行安全監管分離和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劃分安全責任分區,明確各個區域和各個網格的安全生產責任,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各業務部門和各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按照安全生產工作清單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實施安全“紅袖章”制度,項目管理人員、各分包隊伍管理人員、各班組長等相關人員,佩戴“安全紅袖章”,確保每個工點都有安全管理,推動全員安全責任落實。
創新安全教育,擰緊安全生產思想螺絲
項目堅持以晚間集中學習為契機,及時對集團、三航局和公司的安全生產制度和文件進行學習宣貫,加強全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推動安全生產意識入腦、入心,擰緊安全生產思想螺絲。創新安全教育培訓形式,組織廣大職工和一線作業人員通過安全體驗館和“安知鵲”安全教育平臺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讓安全教育走深、走實。2023年,項目累計組織職工進館體驗23次,培訓人數達832人;“安知鵲”安全教育平臺課件學習量突破10萬+,安全教育培訓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加強技術創新,撐穩安全生產保護傘骨
項目充分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作用,在施工過程中積極采用成熟的科技成果、工藝方法及現代管理技術、管理理念,大力推廣使用“四新”技術,賦能安全生產。首創“隧道三維地質可視化綜合預報技術”,準確生成溶洞三維圖像,減小巖溶風險;首創隧道應急通信系統,通過大地作為媒介傳輸信號,在發生突發情況手機沒有信號時,做好應急通信保障;創新使用路面攤鋪設備安裝防撞預警系統,當人和設備靠近時,自動報警并自動剎停,保護人員、設備安全;使用具備漏電報警功能的標準化智能安全電箱,切實加強臨時用電安全;使用信息化監控,隨時查看現場安全生產情況。
加強安全標準化,夯實安全生產工作基石
項目在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時,在加強駐地、鋼筋加工場、拌合站、橋梁施工、隧道施工等方面的安全標準化建設,既方便現場作業人員施工,又促進提升項目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常態化應急機制”,制定“應急狀態下的九種應急措施”,不斷加強應急管理。積極開展各類應急演練,提高項目參建人員應急處置能力,為項目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發展不止步,奮斗無窮期。后續,項目將繼續毫不動搖抓安全,強化安全責任落實,不斷提升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確保項目早日通車,為公司拓展廣西路橋市場貢獻力量。
來源:江蘇分公司
文字:段晨嘉
圖片:黃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