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干的是上海首個內河航道裝配式生態護岸工程,要在這個領域打響‘精工三航’的品牌?!比骄稚虾S投崭蹆群雍降勒喂こ添椖扛笨偣ぶ莒ш粓远ǖ卣f。
油墩港內河航道整治工程包含護岸、道路、橋梁和排水,是上海市“一環十射”航道網絡中的重要“一環”,也是上海市預制化率最高的護岸工程。方樁沉樁、底板安裝、空心塊安裝等均需通過預制工藝進行拼裝,裝配率達到80%。
項目團隊首次接觸裝配式生態護岸,面臨諸多挑戰。周歆昊介紹道:“預制拼裝的精度控制至關重要,一旦出現偏差,就會增加滲漏風險,進而影響工程的結構穩定性,致使整個施工受阻?!鳖A制構件節點作為關鍵環節,采用現澆連接技術進行安裝,即構件通過預留孔對應連接插筋后進行灌漿,使其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預制方樁沉樁是生態護岸的基礎工序。工人在制作預制底板預留孔時,容易出現人工測量偏差,導致孔位偏位過大?!斑@就像把插頭插入插座孔一樣,一旦孔位對不準,就會影響后續沉樁施工,必須嚴格控制樁身與底板預留孔偏差精度。”在技術交流會上,周歆昊說道。
面對這一棘手問題,周歆昊當機立斷,立即成立QC小組,主攻裝配式護岸預制樁沉樁精度問題。在歷經半個月的“充電”后,QC小組對影響拼裝的預留樁孔邊長、型鋼規格、樁基間距、地形等內業數據,進行了6次設計迭代計算,最終研發出一套能將樁基偏差控制在50毫米的特制沉樁限位架,有效提高了沉樁精度。
QC小組一刻也不敢懈怠,繼續進行優化設計。由于樁基在下沉過程中會產生持續震動,為防止樁基與限位架發生碰撞造成損壞,他們對沉樁震動周期進行反復測量,并在樁孔內增設厚度10毫米的鋼板,制成精孔插板,通過限位架預留孔洞及精孔插板的雙重限位,保證沉樁的精準度。
“完美!”首根預制方樁順利完成沉樁拼接,且樁基偏差控制在20毫米左右,大家連日來一直緊懸著的心終于放下。首戰告捷讓施工漸入佳境,沉樁精度控制比原設計精度提高了4倍,最高時創造了2小時沉樁7根的記錄。
但沒過多久,新問題又接踵而至。原來,沉樁完成后需要像拼樂高般安裝預制底板。然而,這并不代表把預制底板插入底板預留孔即可,因為樁頭處理后的鋼筋和底板預留孔內鋼筋稍有不慎就會“打架”,導致“樂高”無法順利拼接,進而導致底板的平整度難以保證?!邦A制底板采用定制模板,必須提前做好優化設計,確定安裝位置、預留孔尺寸等細節,否則等到施工時再發現問題就晚了?!敝莒ш欢诘?。
“常規鋪設難以精準控制平整度,可考慮如墊平桌腳般增加墊層,高度提高了,底板更容易精準拼接。”基于周歆昊的這一提議,“8+2”施工工藝應運而生。先澆筑80毫米厚的墊層,待澆筑完成后,在墊層四角澆筑20毫米厚的砂漿支座,以保證預制底板的安置基面均處于同一水平高度。然后采用墨斗彈線方式進行測量放線,標定預制底板的安裝范圍。最后進行底板安裝時,利用底板自重擠壓下部砂漿,消除底板與墊層間的安裝縫隙,提高底板安裝的平整度。
一天下來,周歆昊和團隊要來回測量、調整不下25次。每調整一次,他們都要重新測量新裝底板與相鄰底板的高差,確保底板平整度誤差在設計要求范圍內。最終,他們成功將相鄰預制底板的高度差從30毫米降至20毫米,為上部零件安裝提供了平整基面,工程效率提高20%。
項目團隊深入分析內河綠色航道建設特點,形成多項專利技術,其中,“提高裝配式護岸預制樁沉樁精度”獲得上海市QC小組活動一類成果?!拔覀儗⑦M一步開展內河航運體系研究,助力城市綠色發展,為裝配式生態護岸施工總結更多經驗。”周歆昊期待地說道。
來源:二公司
圖文:王心慈 張昀蕓 周歆昊 張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