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12時,西安市地鐵10號線一期開通初期運營。夜幕低垂,西安市地鐵10號線運載著城市居民橫穿涇、渭二河,公軌合建橋上彩色的燈光追隨地鐵前進的身影躍動,如豎琴被撥動琴弦般,一串音符般劃過靜謐的夜空。
西安地鐵10號線一期項目南起井上村站,北至高陵區昭慧廣場站,全長約34.4公里。該線路作為西安北跨戰略的先行工程,是連接主城區與渭北地區的軌道交通快線。由三航局牽頭負責實施的站后3標段主要包含未央湖站至昭慧廣場站沿線聲屏障工程,和西閻快速路公軌合建工程附屬及安裝工程。
西安市地鐵10號線貫穿西安市北郊多個區域,在進行聲屏障施工的11.63千米沿線里,涉及多條交通主干道和居民生活區。項目團隊秉持“降噪工程,零增新擾”的環保施工原則,施工高峰期,團隊通過BIM演示技術,提前對各工序交叉作業進行演練,并采用“水平面交叉、垂直面獨立”的作業工法,有效提升了30余臺吊車、百余名作業人員群吊作業時工序之間的配合效率。
在公軌合建橋橋面鋪裝期間,團隊根據上、下層橋面的不同材質、特性,為其量身定做了ECO聚氨酯材料與SMA瀝青復合鋪裝結構,使橋面具備了出色的耐久性與環保性。項目團隊還通過反吊式安裝的電力吊架,保障地鐵供電和兩岸電力貫通,同時做好智慧交通系統安裝,為橋梁的長期運營提供了更為智能化的管理手段。
為保障鋪裝機械和材料進入西閻快速路上層橋面,項目部主動與設計、加工方緊密協作,對搭設便橋、履帶吊提升和垂直提升3種方案進行綜合評估,最終選擇安全性高、提升速率快的垂直提升機,確保上層橋面鋪裝工作順利完成,保障二期恒載實驗有序開展。垂直提升機的成功引入,節省成本約百萬元,且相較于吊裝作業方案,安全系數得到提升。
在“630”節點推進階段,項目團隊連夜召開推進會,對渭河北A匝道混凝土護欄48小時搶工作業進行部署。最終,團隊克服施工組織困難、照明不足、作業面窄和室外溫度高等困難,提前12小時完成護欄鋼筋綁扎、模板安裝和混凝土澆筑等施工任務,強力保障了節點目標的完成。
隨著西安地鐵10號線的正式通車運營,南北之間的城市交通將更加便捷,沿線的區域發展潛力也將被進一步激發。每一次列車的駛過,都是一次夢想的交響曲,涇、渭河上的“豎琴”將繼續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奏響現代化的樂章。
來源:二公司
圖文:李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