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嶼二期A標水工工程質量在全省水工建設市場上具有標桿示范作用。”這是福建省質檢局在對廈門分公司承建的嵩嶼港區二期水工主體工程竣工驗收會上的評價,工程觀感得分創下分公司新紀錄。
嵩嶼二期A標工程為新建的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被福建省定為水運工程治理質量通病示范項目。項目部積極推行精細化管理,成立了質量通病治理領導小組,針對重力式碼頭工程的實體通病、施工工藝通病及質量管理通病成因,列出了沉箱預制、沉箱安裝、混凝土外觀質量等9個項目作為重點治理項目,對各項質量通病治理項目的產生原因、缺陷特征進行分析,編制了《質量通病治理措施方案》,制定了80多條控制措施和相應的考核獎懲辦法。項目部成立了胸墻混凝土外觀質量及沉箱安裝兩個QC小組,建立了“三定”工作機制:一是定目標,確保工程實現局有限公司優質、爭創中交優質的目標;二是定獎懲,將質量指標層層分解,簽訂質量獎懲協議書;三是定措施,施工中以治理質量通病為主要內容,通過工藝優化和規范工序管理,嚴格執行技術規范標準,使工程質量上新臺階。
項目部領導集思廣益,重視細節的優化,關注“三個細小”:細小部位,細小工藝、細小措施。針對工藝特點,優化施工工藝,如在沉箱安裝工藝中對沉箱的進水工藝及平衡水設計進行優化,改變原來水泵抽取平衡水的方式,沉箱預制時,在前墻、后壁各預埋2個直徑160厘米的進水孔,使用進水口翻板保證沉箱迅速灌水,保持安裝時沉箱的穩定性。平衡水原采用前后倉相互貫通的設計,項目部經過詳細的論證計算后,在沉箱預制時設計了4個相對獨立的平衡水系統,保證了沉箱著床的穩定性和平衡性;碼頭泄水孔直埋式改為彎頭式,美觀而實用;設計了專用沉箱防護罩,保證沉箱成品不被撞壞;通過設計專用電纜管錐形封頭,確保電纜管與混凝土接頭平順……
現在已建設完成的水工碼頭線條順直,混凝土外觀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得到省質檢局領導多次贊揚。(朱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