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來自美國歌詩達公司的11萬噸級大型郵輪“鉆石公主”號靠泊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來自41個國家、約2600名乘客坐上大巴前往世博會現場。
碼頭現場鑼鼓喧天,彩旗飄揚,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方彥出席郵輪首靠儀式,業主單位領導在講話中對二公司承建的世博配套工程——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一期水域)如期完成,按時交付使用給予極高評價。
二公司在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的建設中,創造出幾個全國第一:國內國際郵輪靠泊能力等級最高;水上通關平臺面積最大;引橋在水上首次利用導樁支撐貝雷架,實現整體現澆預應力箱梁結構;國內同類水上大型工程中施工周期最短。
工程由420米長的預應力連續箱梁橋、3萬多平方米的通關平臺、775米長的靠船碼頭組成。2009年7月18日正式開工,項目部僅用了9個月時間完成了4.6億元的工作量。期間受夏季臺風、冬季西北風影響,長江航運對施工的干擾,設計更改、復雜的施工工藝和流程的變化,給項目部帶來了很多困難。
引橋設計為4跨,總長420米,業主要求保證大跨徑箱梁的穩定性,還要凸顯引橋的曲線美。連續箱梁橋施工對二公司是一次全新的挑戰,水上施工沒有完整的作業平臺,項目部定制了7套重達35噸的鋼套箱,打造好施工平臺,成功地澆注出承臺和橋墩。橋墩澆注完后,需用沙礫石模擬壓載,項目部施工人員24小時跟蹤,保證待沉降值在毫米級。
具有“東方之睛”稱號的平臺連接引橋是施工的關鍵。由于工期緊,必須超常規施工,各個作業面同時展開,而施工場地狹窄,勢必形成交叉作業,項目部超前謀劃,認真做好施工方案。平臺水上施工時攪拌船、起重船、打樁船、發電船、包括交通船多種船機在同一區域施工,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項目部按照現場施工條件見縫插針進行施工。優化資源組合,將預制梁板的安裝安排在白天,澆筑結構混凝土則安排在晚間,在有限的時間搶出了進度。難度很大的800多塊平臺梁板安裝,項目部在主梁處先預留空隙,完成下部結構之后,再來安裝梁板,提高了工作效率。
9個月時間,二公司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保質保量完成了難以完成的任務,確保在世博會前碼頭交付使用,而質量得到上海市通報表揚。(李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