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興安基公司承建的徐匯濱江龍華港橋最后一段鋼結構橋體吊裝完成,全橋合龍,實現結構貫通。
12時許,借助漲潮水位上升,由起重船單鉤吊起的北二跨橋體水平移位至吊裝位置上方。至14時18分,伴隨著鋼橋之間短促有力的摩擦聲,北二跨橋體吊裝到位,大橋合龍。
豐溪路、龍華港橋工程作為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建設的一部分,是局有限公司重新進軍上海市政施工領域的形象工程。龍華港橋為雙層倒梯斷面連續鋼結構橋,由南、北各長90米的混凝土連續箱梁引橋和重3220噸、長165米、寬25米的鋼結構主橋構成,上層橋面為機動車道和規劃有軌電車道,下層橋面為行人和非機動車通道。自11月14日起,主橋由南向北分5段吊裝,至18日下午,已全部吊裝完成。
項目經理佘邦仁在大橋合龍后說,為了吊裝一次成功,前期對施工方案進行了多次優化,是以最優施工方案作保證。徐匯濱江龍華港橋位于黃浦江和龍華港河道交匯處,下有剛建成的軌道交通7號線,施工環境較為復雜。特別是水下,由于龍華港河道水深不夠,船體吃水淺,鋼橋分幾段吊裝,既要保證一次吊裝成功,還要考慮水位因素……擺在項目部面前的困難不少。對這項市政工程,局有限公司領導相當關注,興安基公司派出安裝“精英”,專門研究論證吊裝方案,技術顧問朱虹運用模型進行模擬吊裝。
自今年4月大橋開工以來,吊裝方案優化了不少于10次,方案資料從最初的17頁增加到現在的60多頁,討論時所畫的草圖更是不計其數,直到10月23日,方案才最終確定。疏浚方案和防汛墻的保護方案也經過多次討論,幾番改動,既要確保7號線的安全,又要保證吊裝順利完成。同時做好完備的應急方案。在16日吊裝第四跨橋體時,就位后與南二跨出現一厘米高差,項目部直到晚上8時還在開會討論解決方案,并與構件制造單位協商,至次日凌晨4時半吊裝才真正完成。(鮑姝燕 朱 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