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鐵路客運專線施工現場有19個板場,而三航的三勝板場是最后一個破土動工的,但它卻是中交管段7個板場中第一個生產出工程板的。
哈大線中交指揮部在2008年12月24日立項,決定建立板場。今年2月20日,板場經理王松泉帶著五名員工來到現場時,看到的是一片開闊的農田。這些要為哈大客運專線生產18256塊無砟軌道板的先遣人員,沒有一個曾經看到過這樣的板。2月的長春,冰天雪地,征地拆遷又阻力重重,要在5月份投產,所有人員都只能倒吸一口冷氣,心中全然無底。
但困難沒有難倒三勝板場的員工。
他們用了50天時間,建起了建筑面積分別為6400平方米和2184平方米的兩座廠房。
盡管蓋廠房速度神速,,但生產的關鍵設備之一的模板到4月底只有一副。5月5日,三航哈大項目部總經理趙暉沖著王松泉發火了!隨之,三公司派了板場書記馬自成到位, 那時還在南京龍潭港項目部任副經理的楊中星5月6日接到電話,交接完手頭工作后,11日到了現場。
當務之急是盡快采購模板。哈大線的無砟軌道板,采用的是日本技術,全國能生產這種模板的廠家只有三四家。項目部每天晚上落實第二天的工作達40多項,常常忙到深夜。用他們的話說:“我們只有上班時間,卻沒有下班時間。”
模板終于陸續到位了,而模板驗收成為最大難點。由于精度要求高,模板的任何瑕疵都會影響板的質量。他們組成檢測小組,按±0.5毫米的標準,40個指標,逐一驗收,每驗收一副模板,得花上2個半小時。
在抓關鍵設備采購的同時,其它各項采購也在緊鑼密鼓中進行。在二三個月內,三勝板場向近20家單位采購和開展協作業務。
6月2日,嶄新的廠房機聲隆隆,生產線開始運轉了。第一批生產的三塊板,經檢測,質量很好。目前以每天生產30塊的速度向前推進,截止到6月16日已生產417塊軌道板。按規定,生產500塊板后,鐵道部將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頒發生產許可證。
為了確保質量,板場管理人員用測量儀對每塊板329個點進行平整度檢測,并通過電腦在10分鐘時間里作出合格與否的評判。最后,還將進行電感測試。這一測試目前國內尚無規范和標準,三勝板場與軟件開發公司共同研制的這套軟件系統一旦成功,將制定出國內首部檢測標準。
三勝板場不僅籌建、生產速度驚人,廠區文化建設也格外引人矚目。板場占地不大,僅75畝,但走進板場令人耳目一新。面積分別為202平方米、117平方米碩大的板場文化廣告牌展示了板場的理念、精神。廠房內“精細管理創效益、精雕細鑿創精品,精益求精創一流”等標語隨處可見。項目部大院內各條通道分別被命名為“三勝大道”、“三航大道”、“玄武大道”、“平安路”等。不久前,中交指在現場召開“用心澆注您的滿意”活動現場觀摩交流會,中交指黨委書記胡清江對三勝板場的評價是“可以作為項目文化的教科書”。
盡管是最后起步,但三勝板場已走到了整個哈大線19個板場的前列,當其他板場還停留在生產試驗板階段時,三勝板場已成為第一個生產工程板的單位。在長春德惠市米沙子鎮三勝村的這片土地上,三航人再次展現了風采?!。ㄓ浾?nbsp; 沈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