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筆芯領嗎?” 伴隨著洪亮的聲音,一個“大高個兒”走進了辦公室謝霄峰的視線?!澳闵现懿皇莿傤I過幾支嗎?”小謝不免發出疑問?!鞍ィ罱皇歉酆髮W習智能張拉設備的使用嗎,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機器命令語句太多,我得把這記下來,這不,筆芯都不夠用了。不聊了,我得回去繼續學習了!”簽完領用單,這個“大高個兒”又匆匆消失了。
這個風風火火的“大高個兒”就是施工員雷顏瑞。2018年畢業就來到三公司工作的他個子高大,話雖不多卻勤學務實。今年6月,雷顏瑞被調至南沿江項目部負責掛籃施工,和之前的手動張拉完全不同,這是他第一次接觸智能張拉。學會智能張拉操作后,雷顏瑞就迎來了一個挑戰——現澆梁156束的張拉和壓漿。正值三伏天,太陽直射在新澆筑的混凝土面層上,蒸騰出陣陣熱浪,汗水像無數條溪流沿著他的帽帶流下,匯聚向領口,將衣服濕透。隨身攜帶的2升容量的水杯,只消片刻就已經見底。即便如此,他依舊緊盯電腦設備,不時地叮囑工人張拉要點,一天下來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已經是常態,留下一簇簇白色的鹽花,而摘下安全帽的他頭發就像洗過一般。晚上,無論回去多晚,他都會處理上傳當天的張拉數據,并提前做好第二天張拉的準備工作。
除了烈日與高溫,梅雨季節的悶熱多雨也在考驗著剛工作兩年的雷顏瑞。下雨天進行張拉壓漿無疑又給工作增加了一些難度——既要確保電腦和機器不能進水,又要保證原材料水泥和壓漿劑不被雨水打到,而雷顏瑞選擇的應對方式是堅持。面對同事的關心,雷顏瑞常?;貜汀斑M度第一,我能堅持!”正是憑借著這股韌勁,他在雨水天氣下依舊堅守一線,雨衣、雨靴成為了他的工作常備品,同事們常??吹剿挥晁拇虻梅喊装l皺的手指在電腦鍵盤上不停地敲擊著。
伴隨著施工進度的不斷推進,氣溫也不斷升高。面對緊張的工期和多變的天氣,加班已經成為了雷顏瑞的常態,但他沒有說一聲苦,也沒有叫一聲累。奮戰在施工一線的他,歷經風吹日曬雨淋,黝黑的臉上映襯著一條白色的帽帶痕,成為他在人群中最明顯的標志。正是由于他總喜歡跟進度“較勁”,和質量“較真”,原本計劃14天完成現澆梁(40+56+40米)的張拉和壓漿,最后僅用10天完成,加快了梁面交付速度,為后期架梁車掉頭做好充分準備。
雷顏瑞是鐵路“守夜人”,懷著對工程的敬畏,把自己的別樣青春,無怨無悔地奉獻在鐵路建設上,用汗水澆灌收獲,書寫三航速度。其實,在南沿江項目部,還有許許多多和雷顏瑞一樣的青年建設者,他們默默無聞,像一顆顆鋪路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個工程人的使命和擔當。
來源:三公司
圖文:韓琛
編輯:潘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