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區域項目部,組成13個溫馨的“家”。2012年,江蘇分公司進行資源有效整合,13個區域化管理項目部都“成家立業”,員工歸屬感增強,“我愛我家”成現實版。
“成家以立訓為要”,分公司制定了《區域項目管理實施辦法》,明確了管理機構、人員配置、職責權限以及目標考核具體內容和要求;依托大型項目建立區域項目基地,基地功能相對齊全,有實驗站、材料和設備堆放場地、員工活動休息場所,使區域項目部有了自己的“家園”;周轉材料、常用的設備和行政后勤用品,這些資產可以自由支配,使區域項目部有了自己的“家產”;各項管理制度、考核辦法、思想理念、價值觀等形成 “家規”;4個人才培養基地掛牌運行,搭建人才培養平臺,使項目部有了“家承”。
一年來,13個“家”建功立業都取得不凡“家績”。多種資源得到了共享,降低了成本。如人員配置上,一個中型項目,一般配置4~5名測量工,而類似規模的3個項目在一個區域項目管理模式下,測量工的配置絕不需要乘以3的人數配置,甚至在不到2倍的配置下就能滿足工作需要。據初步統計,在區域化管理模式下,項目管理人員的配置可以減少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如果區域項目管理下的項目在3個以上,可減少的比例更大;再如在竣工結算、竣工資料等高難度問題的處理上,由于實施了區域項目管理,使單體項目的周期得到延長,在處理竣工資料、竣工結算等工作上得到延續,而且,不會因為原單體項目經理的工作調整而帶來責任空白的矛盾。
一年來,這13個“家”的形成使員工歸屬感與成就感倍增。田小麗,連云新城經理部材料員,她說,每次看到經理部大門口“美好新城,從心開始”那8個金光閃爍的大字,她總有一種感動和沖動,“我真的把這里當作我的家了,而且這個家的確讓我驕傲。”省、市領導經常來工地調研,江蘇省省委書記羅志軍還握住她的手說:“美好新城從你們開始。”陳旭,蛇口經理部副經理,曾一度調出經理部,但不久還是回到了蛇口,他說:“總覺得還是在這里工作順心順手,安之若素,就是有種親切感。”陳旭領著一幫“80后”在遠離都市的麻涌工地日夜鏖戰,業主滿意了,但他年輕的妻子卻憋了一肚子委屈, “這個家還要不要了?”他周圍的一幫小兄弟讓他打開手機揚聲器,齊聲吶喊:“我們都愛你!也愛工地這個家!”(陸震東 胡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