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基公司在局有限公司大經營格局中,就像是排球賽場上的“自由人”,靈活機動,反應敏捷,“自由”地翻滾騰挪于各個號位。
興安基公司的自由度取決于涉及施工領域比較廣泛,與工程公司相比,他們沒有預制廠,沒有大型水工船舶,雖然固定資產中大型設備的負荷相對較輕,但從事碼頭設備安裝、房建、路橋的設備眾多,如何充分利用老設備,添置新設備,自制土設備,調整設備配置結構,提高各類設備完好率和利用率,成為興安基公司設備管理的重點。
盤點機械設備老底,興安基公司不乏一批“老家伙”:65噸的住友吊、20立方英格索蘭空壓機、40噸多田野吊……不是上世紀80年代初寶鋼建設時日元貸款添置的,就是90年代初建造上海內環線2B標時服役的,都進入了“退休”倒計時,有些設備在設備租賃市場也難覓租客。興安基公司對這批設備進行測試排摸,物盡其用,如136噸的吊車降級為100噸吊車使用;40噸多田野吊投入作業面較狹窄的柬埔寨碼頭上,充分發揮其靈活機動的特點;50噸履帶吊放到方駁上,成為柬埔寨工程大放異彩的土制起重船,讓老設備煥發了“第二春”。擦亮舊設備這條“老槍”,照樣可以讓子彈飛起來。
興安基公司把設備管理的重點落在新置設備上。近年來,投資新設備金額高達6000萬元。文萊公路項目“添丁”2臺瀝青攤鋪機,新建瀝青攪拌站,購置45輛土方車,壓路機、推土機等多臺。柬埔寨工程新添220噸的架橋機,使興安基公司成為整條湄公河上施工設備最為雄厚的橋梁施工單位。
在新設備的購置上,興安基公司不僅貨比三家,而且注重維保年限和駐點服務,如采購攤鋪機,初選三家廠家后,又從各家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產品穩定性、售后服務、價格、付款方式各方面進行一輪輪談判,最終以現付50%貨款,半年后結清的付款條件選中一家,減輕了興安基公司資金周轉的壓力。
可以說,在設備投資上的每一筆錢,興安基公司都經過反復論證,如柬埔寨上丁湄公河大橋項目建設,自有設備和租賃設備費用是比較再三后才決定添置。
強化設備管理,興安基公司的特色是抓重點、抓細節、抓實效。如境外兩大項目建設,興安基公司派出最得力的兩名機修師鄧朝暉、胡一峰蹲守現場、分頭把關,保證設備的完好率、周轉率、使用率。管理部門凡是有人境外公出,去之前都到器材部領些小型的機械配件和施工材料,保證現場設備維修保養所需,提高設備的完好率。
這些年來,興安基承建了大大小小幾十個工程,沒有一個工程因為設備不到位或發生故障影響工程進展,沒有一臺設備由于保養不善而臨陣“掉鏈子”。(樓樂心 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