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公司榮譽室里,魯班金像獎、詹天佑獎、建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全國十大建筑科技成就獎、全國市政金獎、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等一座座金杯獎牌,向人們展示三公司通過管理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歷程中取得的驕人業績。
涉足建筑業高端領域,三公司成為局有限公司第一個“吃螃蟹”的單位。2007年,在中國交建和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們率先進入BT項目,承建了無錫鳳翔路、青祁路工程。面對工程規模大, 管理層次多,參建隊伍多, 市場風險高,管理難度大的高端領域,他們認識到這是對央企項目管理能力和專業施工技術能力的考驗,三公司組織起一套完整的項目工程施工管理班子,配備了各類專業技術管理人員,組成精銳部隊從組織和管理體系上保證了項目施工的順利進行,順利解決了征地拆遷、 籌資融資、分包采購、 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困難與矛盾。他們組織了20多家高資質、成建制的參建隊伍,開展“六比六賽”活動,鼓勵參建各方同臺競技、爭先創優,在施工現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勞動競賽。最終比合同工期提前3個月實現全線通車目標,得到無錫市領導和各方好評,并且實現了提前回購。工程造價約15億元人民幣的大型市政高架道路工程施工周期僅一年半,創造了局有限公司市政工程領域一個新的里程碑。隨后,江陰、常州、鎮江、句容、南京、揚中、湖北等一批BT項目的相繼運作,使三公司的發展步入“快車道”。
創新管理制度,保證制度的有效性和適用性,他們在績效考核制度方面重新制訂了員工業績考核、機關工作考核、全員責任考核、項目經理部班子業績考核、黨支部工作目標責任考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考核和基層領導班子風險抵押金返還考核等制度,這些制度的落實情況直接與薪酬分配、職務任免、崗位調整、資源配置優化及相關獎項評選等掛鉤。
運用科技創新,準確把握了市場對超長PHC管樁的需求,從2006年起,在局有限公司和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研制生產出當時國內最長的55米整節PHC管樁。工程技術人員從降本增效和節能環保的理念出發,對PHC管樁進行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通過混凝土配合比優化、溫度控制等技術手段,經過近2年的系統研究和反復試驗,研制出了國際領先的免高壓蒸養PHC管樁。該管樁經上海市交通運輸局和港口管理局鑒定:耐久性、脆性、彈性模量、抗彎性能和有效預應力等性能均優于高壓蒸養PHC管樁,被確定為上海市科學技術成果,并先后獲得了中交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三公司已具備生產直徑800毫米、1000毫米、1200毫米整節超長PHC管樁。產量突破100萬延米,成為市場青睞的“寵兒”。
通過自主創新研發活動,注重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轉化,目前,三公司已擁有3項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2011年成為江蘇省公示的首家建筑領域高新技術企業。
確立“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 的創新理念,提出了共同發展的發展環境建設、保障機制建設、激勵機制建設和運行機制建設等,力求在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能為優秀員工提供快速成長成才的平臺和通道。近10年來,三公司在產值、效益大幅攀升的同時,員工收入也得到了倍增。(翁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