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全程參建的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全面竣工
發布日期:2011-05-19
發布來源: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瀏覽量:936
5月18日下午,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在滬順利通過國家竣工驗收,這標志著迄今為止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整治工程——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全面竣工。
在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設總結表彰會上,公司喜獲諸多榮譽,曹根祥、邵海榮榮獲建設功臣稱號,孫偉明、諸軍和劉龍虎榮獲先進個人稱號,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二公司榮獲先進集體稱號。
治理工程分為一、二、三期,歷時13年,三航從1997年試驗段開始全程參建,不斷進行自主研發,攻克技術難關,公司研發的多項科技手段成功破解了工程難題。
水下基床整平機免除工人水下作業勞苦
長期水下作業,操作人員要忍受在幽暗渾濁的惡劣施工環境,為了免除水下操作人員的勞苦,公司研發了龐大的“水下機器人”——步履式水下整平機,它能夠在崎嶇不平的水底穩穩站住,并前后左右移動作業,把拋石后參差嶙峋的水下道路弄得熨帖平整。
同時,這個國內首創的機器人由GPS衛星定位系統來指揮定位,精度達厘米級,能夠在35米深的水域替代人工完成拋石基床整平作業,作業質量好、效率高,在施工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精準定位
為了達到工程精準定位的要求,項目部科研攻關組參與開發了“GPS無驗潮水下地形測量系統”。在施工作業船上,只要打開電腦控制臺,經軟件處理的北京座標、WGS座標,頃刻轉化為施工座標,施工船舶的船型線條、工程軸線在電腦屏幕上一覽無遺,絕對誤差在10毫米內跳動。整個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鋪排、拋石、整平、安裝,在GPS系統指揮下,進行得有條不紊。
目前,全面建成的14多公里堤身堪稱一流,已開始在規范水流、水速方面,初步發揮了導向功能。
開拓創新換來前所未有的寶貴經驗
在長江口施工的13年間,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科技自主創新,工程開發的空心方塊安防定位控制系統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公司應用新型土工織物制作軟體排,開發了從材料設計、排體設計、排布加工、專用施工船舶、定位鋪設工藝直至質量控制的標準和驗評方法在內的護底軟體排設計施工成套技術,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工程軟體椿鋪設工藝與設備研究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