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家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后,三航局積極響應國家戰略,以大城市、大交通、大水工發展目標為指引,充分發揮公司在管理、技術、人才、裝備等方面的經驗優勢,積極投身洋浦經濟開發區發展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先后參建海南煉化乙烯及煉油改擴建工程項目、洋浦小鏟灘集裝箱碼頭等工程建設。
作為三航局在洋浦經濟開發區承建的首個重點工程項目,海南煉化乙烯及煉油改擴建工程項目進一步改善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燃料與化工產業結構,滿足該地區日益增長的燃料產品與化工產品需求,帶動海南省經濟發展,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2020年6月,三航局參與建設了小鏟灘起步工程能力提升項目水工及配套工程,這是三航局當年在洋浦經濟開發區承建的第2個重點工程項目。
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到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時,考察了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小鏟灘港區。
項目配套建設有2座空箱堆場、一座危險品堆場、港區信息自動化系統、智能閘口系統、加油站等內容。其中,港區信息自動化升級改造后,使場橋采用遠程操控方式,改變了原先人工制定計劃和調度的管理方式。
港區采用TOS自動排產和控制大機行走作業,充分發揮遠程操控的效率優勢,實現了全場大機均可作業、司機可以操控任意一臺大機的管理模式。
項目能緩解洋浦港不斷增長的業務壓力,加快港口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港口服務能力。通過項目建設,中遠海運洋浦國際碼頭集裝箱年通過能力從65萬標準箱提升至220萬標準箱,充分發揮了碼頭的集聚和輻射作用,為助力2025年洋浦港區實現500萬標箱的目標作出了一定貢獻。
區位優勢
三航局洋浦預制廠距離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一階段)一期施工現場約2千米,沉箱運輸時間僅需0.5小時,可實現1個潮位內完成上駁、運輸、安裝工作。
洋浦預制廠所需連續施工作業窗口期短,與其他區域預制場相比,減少了運輸時間,降低了海上長距離運輸安全風險,沉箱安裝工期可得到有力保障。
預制廠占地8.1萬平方米,包含生產區、辦公區、生活區、工地試驗室、砼攪拌站、鋼筋加工區、砂石料堆存區等,設施齊全、功能完備。
沉箱生產線按平行場地縱深方向布置,共設3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設置一臺跨度為40米、承重能力10-40噸的龍門起重機,軌距28米,每條生產線可布設小鏟灘碼頭擴建工程10個沉箱臺座。
生產裝備
生產線安裝3臺龍門吊,即跨度為40米、承重能力10-40噸的雙梁門式起重機,主要用于鋼筋、模板的起吊。
沉箱預制廠建有2座3立方米攪拌站,配備12個200噸粉料倉,日供應混凝土能力達2000立方米,可滿足本工程高峰期混凝土供應需要。
標準化鋼筋棚面積為2100平方米,設置2臺10噸門吊,位于生活區與生廠區中間。
砂石料倉面積4500平方米,滿足大方量混凝土澆筑儲備。
預制廠內設立標準化工地試驗室,面積為1430平方米,共18個房間。試驗室設備先進、齊全、可滿足項目常規試驗需要,取得了交通部門核準證書。
現有辦公區700平方米,配備辦公室、會客室、會議室、信息中心。員工生活區7600平方米,配備130間宿舍和各功能區,可容納400人居住生活。
項目前期無需進行大型臨時設施建設,管理團隊和施工人員可立即投入到項目主體的建設當中。
沉箱模版
預制廠剛完成上一個項目的沉箱預制工作,現有沉箱定型鋼模板7.5套,包括1.5套底模和6套標準模。內模板尺寸與小鏟灘碼頭擴建工程沉箱倉格尺寸一致,外模板只需稍加改動即可直接用于沉箱預制生產,10天內即可展開沉箱預制施工。
榮譽表現
三航局在海南煉化防波堤工程建設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方的充分肯定和認可,獲得海南煉化7.30重大勞動競賽表彰、乙烯項目建設連續安全人工時1500萬優勝單位等榮譽。三航局在海南省2021年水運工程信用評價中獲得AA評價,在海南省樹立了三航品牌。
三航局扎根海南,響應海南自貿區建設發展,發揮區位優勢,制定洋浦戰略,于2020年在洋浦小鏟灘設立了沉箱預制生產基地,面向洋浦,輻射全島,在島內具有充足的人力、設備和材料資源,隨時進行調配,可為海南洋浦小鏟灘碼頭擴建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來源:江蘇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