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安裝定位難題
創兩個世界第一
作為輔助協作單位的安裝處,擺正位置,努力做好協作服務工作,對到手的項目,安裝處只有一個宗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去年11月29日,世界最大浮船塢———“中海峨眉山”號在中海長興修船基地投產,二公司負責長410米,寬82米,深28米,舉力8.5萬噸,自重4.2萬噸,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浮船塢錨泊定位。安裝處協同有關部門從8月初就開始制定預案,從工藝設備到人員、拖帶、GPS定位,都有詳細的預案和備案。
10月4日上午9:00,在10條大馬力拖輪的推動下浮船塢按指定要求進入設計位置。工作人員登塢后各自展開工作,測量人員安裝GPS定位設備,安裝人員調試錨機,準備安裝塢底漲落水4根錨鏈,總工張文淵到現場指揮調整船塢位置。長治9號等船舶依次拋下4個10噸的臨時海軍錨。由于設計原因,錨鏈從塢底上塢的進口不理想,塢上錨機動力又不夠,錨鏈怎么拉也拉不上來,這時船機處副處長張敏贏利用現場的滑輪設計了一個滑輪組,終于將錨鏈安裝到位。船塢基本就位時已是晚上將近9:00,第二天一早又將兩邊12個錨鏈安裝到位,使船塢準確定位……
實際上,在2005年6月,安裝處就定位沉放過蘇州河水閘“大家伙”的經驗。99米長的水閘底板重8200噸,定位難度極高,水閘所處位置是蘇州河通向黃浦江的主航道,一旦定位失敗,就必須炸毀底板。2005年10月29日,下午2點55分,閘底板上18個進水閥被先后打開,下午4點08分,閘底板準確地在閘墩支座上就位——安裝處攻克了這一世界級的難題。
援建四川綿陽
改造調運集裝箱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局有限公司承擔了援建四川綿陽安置過渡房的重任。5月27日晚,狂風夾著暴雨,二公司安裝處燈火通明,30多位員工聚集在廠區內。
員工們在露天的場地上給集裝箱鏟銹油漆。大雨滴落在眼鏡片上,遮住了視線,張文進干脆把眼鏡放入了口袋;長時間電鉆打眼震麻了 援建綿陽短短40天的工期,要在 誠信服務宗旨 項目部是上帝 在安裝處有個口號:“不給項目部拖后腿。” 有一年小年夜,安裝處20多位員工趕赴九洲碼頭突擊修復整平機,當時氣溫 二公司在長興島有四個項目部,十多個工程,每個工程都需要安裝處安裝鋼支撐。安裝處為降低項目成本,主動向項目部提出,鋼支撐重復使用減少支出,卻給自己增加了修復、運輸的工作量。 項目部有了困難,都會想到安裝處。閔浦二橋鋼套箱施工期間,鋼套箱起吊的鋼支撐電焊工作量非常大,由于第二天吊裝需要封港,眼看時間來不及了,項目經理黃兆周急中生智:“找安裝處幫忙,一定行。”這時已是下午4點,項目部一個電話,安裝處的15位員工立馬趕到了施工現場,連夜電焊,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使鋼套箱一次順利吊裝到位。 在安裝處,主任王瑞德是個大忙人。有一天早上7點15分,他到江都江蘇造船基地2號塢和項目經理商量水泵房施工計劃;12:30,趕往靖江南洋船舶修造船廠,查看塢門制作情況;16點驅車趕往無錫電氣廠,落實江都2號船塢水泵房電氣采購事宜;20:30,才返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