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的主題是“生命至上,安全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把保護人的生命安全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這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生命安全,是對干部員工的基本要求,是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基本前提。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堅守“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理念,并把它內化為價值上的執著和行動上的自覺。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是對“生命至上”的最好詮釋。要時時繃緊安全這根弦,做到意識到位、思想到位。
首先,要強化“紅線”意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世峰就今年安全生產月活動如何開展在接受《三航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的要求,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那么什么是紅線?紅線就是帶電的“高壓線”,就是“生命線”,是不可觸碰的,誰觸碰了誰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紅線”觀點將我們對安全生產重要性認識提高到新的境界。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安全與效益、安全與進度的關系,堅決把安全生產作為第一位的工作。不要圖眼前的一時利益之快,從而埋下事關安全的“定時炸彈”,再多的“虛假繁榮”也終將化為泡影。
其次,要強化“責任”意識。責任意識,歸根結底要體現在對工作的落實上,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明確主要任務。特別是要克服“差不多”、“過得去”的錯誤心態。很多事看似做得還可以,但實際上往往忽略了細節,導致“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正是這種微小的錯誤和微不足道的疏忽麻痹,就有可能成為事故的導火索,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和人員傷亡。如:1970年美國進行導彈發射試驗,由于操作員對某一個螺母少擰了半圈,導致失敗;1986年美國“挑戰號”航天飛機爆炸,是因為一個小小的不合格的密封圈造成的。要克服“差不多”的思想,就要求各相關單位本著高度的責任感,對安全生產工作高標準、嚴要求,而不能走馬觀花,淺嘗輒止,蒙混過關,敷衍應付,做到向細節要安全、向全程要安全。
再次,要強化“隱患”意識。隱患是事故的根源,突出隱患排查治理、預防事故發生, 契合安全生產是“生命至上”的核心要義。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思想,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將隱患排查治理作為貫穿安全生產工作的主線、核心和基礎,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更堅決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更強大的聲勢,牢牢牽住隱患排查治理這個牛鼻子,進一步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從發現到整改的閉環管理,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沒有安全發展,再美好的宏偉藍圖都無法成為現實;沒有安全發展,企業前進的道路上必將危機四伏。實現安全發展,就要將“生命至上”牢記于心,將“安全發展”重任扛肩。我們每一位員工都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并將其融入到我們的集體價值中形成共識,以堅守底線的政治責任,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富有成效的創新舉措,扎扎實實地推動安全生產,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