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在公司2018年黨建宣傳思想文化重點工作部署會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世峰同志在“三航共識”的基本框架中,明確指出,要達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識。全面深化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市場形勢的倒逼,是公司發展的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要不斷完善企業機制體制。 從1954年成立至今,三航走過的64個年頭證明了一個道理:不改革就沒有出路。40年前,地處上海的三航局,隨著上海的改革開放一起騰飛,多少個地標性建筑留下了三航人的身影,40年后的今天,改革和發展依然是我們不變的旋律。企業要發展,就要革故鼎新。我們要在企業體制、戰略規劃、運營機制、文化建設上下功夫。不僅要以問題為導向,打造適應性組織,理順公司各項管理制度,也要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強化突出自身優勢,要加強屬地化建設、落實海外優先戰略,著力補齊制度短板,提升集團戰略的落地能力。建立科學的勞動用工制度和靈活有效的激勵機制,深化公司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制度改革。要結合自身優勢,在部分重點業務領域精耕細作,提升專業能力,從“小而全”逐漸轉變為“專而強”。要進行專業化資源配置,人才、裝備等資源要按照專而精的原則進行優化和調整,相對集中地進行配置,更好地發揮各類資源的利用效率。
全面深化改革更要注重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改革永遠伴隨著挫折,風險總是與機遇并存。要健全風險管控體系,不斷優化職責分工和管理流程,確保體系能夠有序運行。建立重大風險應急預案,設置預警機制,及時應急處置。要防控投資風險,健全決策機制,落實“把握投資方向、嚴格決策程序、規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的總體要求。要防控施工風險,建立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層層落實、壓力層層傳遞的工作機制,強化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和重大危險源管控,提高源頭防范能力。積極整合內部監督力量,有效防控企業經營風險。要有廉政風險防控意識,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堅持從嚴管理干部,營造風清氣正的選人用人環境,鐵腕清欠降“兩金”。
全面深化改革還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BIM技術、工廠化制造、裝配化施工、生態綠色建筑、誠信體系建立、建筑行業信息化建設……(下轉第2版)
在這個不斷刷新的時代,公司全面深化改革越來越需要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是什么?是主人翁的心態、是“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意氣、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勁、是“取勢明道優術”的睿智。每一個三航人都可以是一個企業家,我們要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和氛圍,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加強對優秀企業家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的宣傳報道,展示優秀企業家精神,凝聚崇尚創新轉型正能量,營造尊重企業家價值、鼓勵創新的輿論氛圍。弘揚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敢于承擔風險的精神,使公司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勇立潮頭。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企的“根”和“魂”,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持續健康發展最有力的政治保證、思想保證、組織保證、人才保證。我們必須牢牢守住黨對國有企業的絕對領導這一生命線,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服務于公司中心工作。實現穩“故”納“新”,繼承優良傳統,大力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的創新,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大力夯實基層黨建基礎,持續加強國有企業全面從嚴治黨,從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抓起。敢于向黨內腐敗亮劍,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才能真正為全面深化改革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