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基層工地來回跑,臉比別人曬得黑一點很正常。但難以想象的是,入川參加抗震救災搭建過渡安置房,時間不足一個月,張敏贏的臉就曬得跟黑包公接近了。這倒并不是因為四川的地勢比上海高,日照充分,實在是每天他呆在工地現場的時間太長太長了。怪不得外單位來聯系工作的同志找他,在現場人員的一再指點下,還要疑惑地再問一聲:“哪位是張處長?”
向綿陽集結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以后,局有限公司根據上級的要求,立即組織了抗震救災工程搶險應急小分隊。作為公司船機處副處長,資深的設備管理專家,張敏贏當然是第一人選。
第一次召集小分隊全體成員會議,他正在外地出差。但當他得知自己的任務后,返滬途中就全力投入了設備調運準備工作。
短短的兩個月時間里,完成幾千套過渡安置房建設,沒有大量的機械設備作保障是不行的?;氐缴虾?,張敏贏連忙上網查詢四川方面的設備出租信息,并一個個電話打去咨詢。但那時正是非常時期,四川方面的單位要么聯系不上,要么設備已被征用,無法提供。怎么辦?從上海調運,路途遙遠,成本開銷很大,而且在余震不斷的日子,沒有一個運輸公司愿意冒險承擔這筆業務,令人撓頭的難題擺在他的面前。此時,他的腦海里靈光一閃,突然想起了遠在重慶的本公司下屬的一個項目部。立即電話聯系,令人高興的是,需用的設備在重慶市場一應俱全,完全可以滿足施工需要,張敏贏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
當他作為小分隊首批入川隊員,飛赴綿陽的同時,所有機械設備也正向綿陽方面集結…… “讓人沒話說”
四川的夏天十分炎熱,在烈日下稍微動幾下,馬上感到脊背上的汗珠在滾動。每天早晨,第一批上工地的車上總能見到張敏贏的身影;而中午,在簡陋的帳篷食堂里,當人們再見到他時,一身工作服早被汗水浸透了,顏色由淺藍變成深藍,上面還點綴著星星點點的鹽花。
在工地現場,他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凡事身先士卒、親歷親為?,F場安裝集裝箱,缺少人手,他配合指揮;夜晚工地需要照明,他與電工一起搭設架空線,自制簡易燈架,然后抬到工地安裝;宿舍安裝空調,他跑上跑下,親自安排,一刻也不停,甚至為了購買安裝空調用的擴管器,他跑遍了綿陽市的五金商店。
電工小錢談起張處長,一臉的崇敬:“那次現場安裝的電纜有人的胳膊那么粗,上午工作結束我回到食堂吃飯,下午到工地一看,電纜都接好了。原來,當時正在施工的單位急著要用電,張處長顧不上吃飯,不聲不響地幫我把工作都干完了。其實,只要他一個電話,我就會趕到現場的。張處長真是讓人沒話說。”
雨夜上現場
夏天孩子臉,一天變三變。綿陽市游仙區歐家壩安置點16號地塊,原本是一個山坡,一下雨,就泥濘不堪,人走進去一腳高一腳低,站都站不穩。搞施工的,不怕汗流浹背,就怕陰雨綿綿。一下雨,往往會影響現場澆注混凝土的質量。
6月中旬的一天凌晨4點,突然的電閃雷鳴將才從混凝土澆注現場回來入睡不久的張敏贏驚醒。一想到剛剛完工的混凝土地面將要面臨大雨的侵害,他立馬翻身下床??紤]到駕駛員們白天工作已經很辛苦了,他不忍心再影響他們的休息,于是自己驅車直奔現場,叫醒值班施工員,兩人找來塑料薄膜,將剛澆好的地坪一一覆蓋好,保證了混凝土的質量。
三航分指揮部臨時黨支部開展的“讓黨旗在抗震救災一線高高飄揚”主題活動中提出:“一個黨員一面旗”。張敏贏的榜樣行為,對此作了很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