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分公司在廈門地鐵2號線建設中采用BIM技術,完成地鐵基礎結構及車站建模。
BIM技術可以實現建造全過程一體化和運營階段對建筑物的智能化維護和設施管理,實現對建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BIM技術主要在房建項目施工中廣泛運用,在地鐵建設中尚未大力推廣,分公司首次采用該技術。
分公司承建的廈門軌道交通2號線標段全長5.7公里,設3站2區間,施工將穿越多個斷層及破碎帶,隧道將穿越風化花崗巖凸起帶。項目部請港灣院BIM技術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培訓,用先進工藝打造無滲漏地鐵車站,通過使用Revit軟件對車站基礎及主體進行BIM建模。但由于地鐵建模比傳統房建項目建模難度更大,很多模塊需重新繪制并導入軟件。例如鋼支撐的繪制,軟件中的模塊過于簡單,達不到實際的效果。項目副總工胡楠與技術人員一起重新繪制新的模塊,力求與實際達到高度相似,所有的模塊搭建與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工序相吻合,這樣做出來的動畫才夠精準,操作人員能夠直觀、便捷地了解施工的步驟。
根據BIM技術可視化的特點,在BIM技術軟件創建地鐵車站及基礎模型時,技術人員采用色彩渲染制作動畫,直觀顯示地鐵車站的設計效果。又將時間維度加入三維空間模型,進行4D模擬施工,更有利于施工方案、工期的優化。基于BIM技術4D模擬施工可以提出一個虛擬施工方案,對施工中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預先處理,可減少施工過程中信息傳送可能出現的錯誤。
地鐵施工是在地下復雜地質中進行,而且地鐵車站構造復雜,標高差異大,地鐵管線密集,管線穿墻穿梁等都需要預留洞口,一旦設置不合理就會發生碰撞,導致返工。這些問題在沒建模前經常會發生,現在采用BIM技術后,則能事先預測,做到防患于未然,不僅能規避各種風險,保證施工進度,而且能幫助項目部確保施工質量,節省施工成本。
“用BIM建模進行可視化操作只是第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強化BIM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副總工胡楠介紹,除了車站建設用BIM建模外,還將探索BIM技術在地鐵施工中的進度管理,解決設計圖紙不合理、專業沖突等設計缺陷,控制施工進度,節約人力物力。 ?。ㄎ虖╉?林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