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三公司通過嚴格審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這標志著三公司新技術的研發實力、管理水平以及技術成果的轉化能力等獲得國家相關部門的認可。
三公司持續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在2011年時就成為江蘇省公示的首家建筑領域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三公司在中國交建“五商中交”戰略和局有限公司“多元化、國際化、信息化”的基本戰略導向引領下,進一步加快以科技創新為重要支撐的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步伐,不斷完善技術研發組織管理、科技成果轉化、研發投入、科技人才培養與激勵等機制,科技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又邁上了新臺階。
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科技人才培養與激勵機制。三公司堅持社會引進與內部培養相結合,夯實科技創新人才基礎。目前,擁有大專以上的專業技術型人員521人,研發人員111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15人、一級建造師85人。還通過“對標找差”、建立《專業帶頭人評聘辦法》、《研發人員績效考核制度》等一套激勵約束機制,激發科技人員自主創新的活力和創造性。涌現出中國交建職業技能競賽測量比賽冠軍蔡文武、亞軍徐士月,中央企業建筑材料試驗工職業技能大賽銅牌獲得者張宜兵,中國技能大賽中央企業職工技能大賽(工程測量工)金獎獲得者馬志偉、銅獎獲得者馮連友等一大批在本領域處于領先水平的技術人才。
科技創新以企業的發展戰略為導向,開展了一系列重大課題研究:強化在PHC管樁生產,港航、路橋施工等優勢領域的領先地位;加強對地鐵、風電等新領域的技術研究,為新領域施工提供技術保障;2006年,通過科技攻關,首創了世界最長的整節55米PHC管樁并成功推向市場,又圍繞這一新產品開展了“免壓蒸工藝”等一系列技術研究,使該品牌在業內保持著領先地位;在海上風電施工新領域,三公司依托華能如東海上風電場試樁工程,積極開展機位試驗平臺搭設工藝革新等技術革新活動,逐步在該領域的科技創新上施展拳腳。通過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科技創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已擁有5項發明專利、21項實用型專利、4項省級工法和1項軟件著作權,自主知識產權已涉及到三公司所有主要業務板塊。
三公司堅持依托工程、服務工程,大力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科技作為生產力的能量得以充分釋放。近3年來,三公司通過政府科技主管部門或經信主管部門認證的研發項目達14項,獲得授權專利12項,累計轉化成果19項??萍汲晒晦D化應用于施工實踐中,提高了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在科研直接創收方面,根據國家科技研發投入項目享受加計抵扣稅務減免的政策,三公司連續多年獲得了額度較高的加計扣除退稅。
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的獲得,使三公司可享受一系列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并獲得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同時,也對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促進轉型升級、樹立企業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李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