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18次親臨視察中交集團承建的國內外項目,11次見證簽署集團境外重大合作協議,對中交集團改革發展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講話指示,為新時代中交集團改革發展提供了前行的指路明燈、奮斗的信心力量。
中交集團廣大干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三重兩大兩優”經營策略,錨定高質量“兩保一爭”戰略目標,聚焦大交通、大城市,發揮國際化、江河湖海治理優勢,在國家重大戰略領域先行示范,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質量型世界一流企業,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擁有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該橋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
港珠澳大橋名雖為“橋”,實際卻是一項集橋、島、隧為一體的龐大工程。為保證伶仃洋水域30萬噸級通航能力,需在海中筑起兩座人工島,兩座島間以長達6.7公里的隧道連接,同時實現沉管隧道內,車輛可暢行無阻;隧道上方,30萬噸油輪可滿載通航。
作為大橋主要設計建設單位,中交集團承擔了大橋90%的設計任務,承建了沉管隧道、東西人工島、青州航道橋、口岸人工島、香港和澳門段等大部分工程,占大橋主體工程量的70%以上。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將粵港澳三地納入“一小時生活圈”,三地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家親,成為一家人,有力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繁榮,在中華民族復興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2017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建設工地時指出,建設港珠澳大橋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區域更好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希望大家積極推進后續工作,確保大橋順利通車、安全運行。
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港珠澳大橋通車儀式并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在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了包括中交集團總工程師林鳴、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等建設者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港珠澳大橋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
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視察港珠澳大橋項目,高度評價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意義,從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體現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等方面給予充分肯定。
中交集團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
在港珠澳大橋建設中,中交建設者大力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堅持自主創新,開展100多項試驗研究,研發10多項世界領先的專用設備和系統,獲得500多項專利,攻克10余項外海沉管安裝世界級工程難題,持續鞏固在深埋沉管隧道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引領行業技術邁入世界一流,為深中通道、大連灣海底隧道等超級工程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
港珠澳大橋搭建了行業拔尖人才平臺、工程骨干職業通道、一線工人技能培訓等多維人才培養機制,培養出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工程師和高素質產業工人。
中交集團通過建設港珠澳大橋,擦亮了“中國橋”“中國隧”等國家名片,讓中國標準對接國際標準,躋身“橋梁強國”。國際隧道協會專家漢斯?德維特評價:“由于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中國從沉管隧道小國一躍成為世界沉管隧道領先國家?!?br/> 中交建設者有話說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工程建設優秀項目經理,上海市勞動模范 三航局二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時任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項目常務副經理 劉海青:從業32年,大半輩子的工程生涯,沒有比駐島建設的7年時間更讓我印象深刻,大半輩子獲得的榮譽,沒有比7年堅守港珠澳大橋建設更讓我驕傲。筑島是世界難題,橫跨三地、10萬平方米的東人工島不僅要符合三地建設最高標準,而且要滿足高達120年的設計使用壽命。這樣一個集眾多“世界之最”于一體的超級工程,中交人做到了,“固基修道 履方致遠”的精神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全國水運工程建設優秀項目經理、上海市建設功臣 三航局二公司副總經理,時任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項目(Ⅱ工區)項目副經理 王偉:能夠親眼見證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這個難度頂尖、規模宏大的超級工程完美竣工,是我從業幾十年來感到最榮幸、最自豪的事。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的建成,歸功于項目部所有員工們敢為天下先、迎難而上的奮斗精神。這里的每一方混凝土都蘊藏著中交人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優良品格。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三航局二公司總工程師,時任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項目總工程師 趙輝:七年筑夢港珠澳,一橋飛架伶仃洋。中交建設者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勇攀技術高峰,先后攻克“隧道暗埋段敞開段控裂”、“橋梁箱梁施工”、“清水混凝土房建施工”等核心技術,挺起了大國重器、央企脊梁,為“超級工程”注入了“三航”色彩。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我將繼續傳承發揚這種精神,迎接挑戰,奮發向上,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