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span>
在強化人才支撐方面,要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人才工作放到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要戰略位置,為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擘畫了新的藍圖,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
作為經濟發展“主力軍”和“壓艙石”的國有企業,我們必須毫不猶豫站在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政治高度,把人才強企作為一項戰略性工程來抓,不斷推動人才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鳳凰非梧桐不棲,我們必須要有“種好梧桐樹”的決心和信心,充分提供陽光雨露,勤快施肥松土,才能引來鳳凰筑巢,聚英才而用之。
以“戰略布局”壘土搭臺,為人才之樹提供成長土壤。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布局具有針對性的人才戰略。
因此,我們要統一部署,設置人才強企總體目標,明確計劃和任務。按照路線圖、時間表,配套編制人才發展規劃,堅持系統謀劃,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和人才布局,才能保持競爭力,推動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通過宏大而具體的戰略部署,才能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企業“鳳凰樹”提供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以“制度建設”筑牢根基,為人才之樹播撒陽光雨露。建立科學、系統的人才培養制度,是實現企業人才戰略目標的根基保障。
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尊才愛才理念貫穿始終,加快以三項制度改革為重點的改革步伐。通過出臺條線管理、選拔任用、留用機制等選人制度、培育制度、薪酬制度、考核制度、激勵制度、晉升制度,落細人才服務保障,完善激勵引導手段,倡導“價值創造”,健全人才培養機制,不斷提升人才內在活力,提高人才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為企業“鳳凰樹”茁壯成長提供陽光雨露。
以“創新思維”施肥松土,為人才之樹打造成長沃野。積極推進人才工作制度和機制創新,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制度障礙,是營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良好環境,不斷提高人才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這就需要我們在創新思維下不斷激發新的方式方法,健全完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通過拓寬選才渠道,優化各類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探索小型化、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等,不斷嘗試新舉措優化人才培養工作,為“鳳凰樹”施肥松土,為打造成長沃野而不懈努力。
關山飛越,鵬程萬里。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需要培育更多的骨干人才。
隨著公司人才強企戰略的實施,創新攻關、技能提升、帶徒傳技的深入開展,項目一線、專業處場皆成為“作戰部”、“練兵場”。讓我們在這個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的新時代、好時代里,種樹引鳳,聚才而用,深入貫徹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奮力開創高質量人才發展新局面。
來源:六公司
撰稿:黃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