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積極有效;
生產恢復,有條不紊。
三航局各項目部周密部署,科學推進,復工復產工作有序開展。
截至4月19日,三航局國內項目復工率達99.4%,湖北地區復工率90%。
莆田平海風電二期項目
完成世界首個海上風電樁桶復合基礎安裝
4月19日,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12號風機機位海上負壓桶安裝成功,這是世界首個海上風電樁桶復合基礎的成功安裝。
12號負壓桶基礎直徑25米,高7米,總重量350噸。此類復合桶型基礎有效提高了12號單樁基礎的水平承載性能,可解決沉樁過程中樁底的局部變形問題。樁采用三航局自主研發的信息化檢測系統,可及時監控桶的形態和下沉速度,確保高質量完成任務,極大縮短了工序間隔時長。
常州天寧房建項目
連續澆筑22個小時,完成1300立方米
4月14日清晨5點,三航局興安基公司常州天寧房建項目一標段圓滿完成了所有基礎底板的澆筑任務,總面積約2470平方米,總方量約1300立方米。至此,一標段區域內所有基礎底板相連成片,提前完成既定施工節點目標。
振華重工啟東裝配車間項目
正式開始主體安裝
4月16日,這個由三航局興安基公司參建的項目經過1個小時的調試努力,成功安裝第一根鋼柱。本次安裝的是B軸第一根鋼柱,也是主體結構的第一次安裝。首次安裝成功完成,為后續的安裝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橫江大道一期項目
700余人在崗齊生產
由三航局三公司參建的橫江大道一期項目部,復工后分解目標細化到日,壓實責任,落實到人。截至目前,項目部共有700余人在崗生產,目前項目路面綠化施工即將完工,盾構始發準備工作全面鋪開,工程進入全面收尾階段,項目主體工程預計于4月30 日前完工。
漳州薌城PPP項目
聯十四線埔里大橋T梁全線貫通
4月16日,三航局廈門分公司承建的漳州薌城區聯十四線過境段公路工程埔里大橋256片T梁架設施工全面完成,T梁全線貫通。
埔里大橋全長672米,第四聯主橋采用鋼箱梁結構,建成后為雙向六車道,部分段落將斜跨廈蓉高速公路。埔里大橋的建成將為后續工程的梁片運輸提供便利,對整個聯十四線順利推進意義重大。
陽西沙扒海上風電項目
年后首臺風機完成安裝
4月15日,由三航局江蘇分公司負責施工的陽西沙扒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年后復工首臺風機安裝完成。復工首臺5.5兆瓦風機位于8號機位,首次配合使用自有船只“黃船33”,歷經3個多月消缺工作,于4月9日開始安裝準備工作。
南沿江鐵路項目
復工后累計完成產值3.8億元
三航局交建分公司參建的南沿江項目4月2日完成南沿江城際鐵路常熟段首榀箱梁架設,拉開了南沿江城際鐵路9標架粱施工的序幕。自復工復產后已完成樁基2111根,承臺229個,常熟段首個零號塊澆筑,作為常熟市首個復工的重點工程和全線首批復工的項目,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積極組織施工生產,復工后累計完成產值3.8億元。
安康項目
上崗率復產率雙雙達100%
由三航局寧波分公司承建的安康項目4條在建道路和全國RPC球鉸最大噸位轉體橋,人員上崗率和復工復產率均達到100%。復產后完成施工產值2687萬元。
舟山潮流能發電示范工程
完成海上機組吊裝
4月16日,三航局寧波分公司承建的國內首個潮流能公共試驗平臺——舟山潮流能發電示范工程完成海上機組吊裝,標志著項目即將進入調試發電階段。項目建設投用以后,可為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以及企業新研發的機組提供海上實地測試數據,對推動全國潮流能開發利用技術及其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花博會項目
完成三大臨時場館833根PHC樁施工
4月14日,三航局二公司承建的花博會項目完成三大臨時場館833根PHC樁施工。作為上海市第一批復工復產的重點項目之一,為“搶”回因疫情影響的兩個月工期,項目部施工作業面多點開花,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3月完成產值1.47億元,1季度累計完成產值2.67億元。
蘇州河南岸景觀提升工程
“文明林”石景正式揭幕
4月8日,三航局二公司承建的蘇州河南岸(外白渡橋-河南路橋)濱河公共空間景觀提升工程“文明林”石景正式揭幕,這標志著蘇州河畔景觀提升揭開了新的篇章。
復工后,項目部根據現狀從組織形式、管理方式、技術措施展開策劃,加大資源投入,人員投入增加1.5倍,設備投入增加1倍。同時增派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根據現場專研圖紙并積極與設計方溝通,優化設計與施工方案。并調整施工組織形式,從原經濟型流水作業調整為平行作業形式。截至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35%。
江蘇如東海上風電場項目
43天實現施工產值破億元
三航局新能源公司江蘇如東海上風電項目反應迅速,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積極溝通,以最快時間取得屬地復工許可;在管理上提質增效,時間上分秒必爭。用時43天實現了施工產值破億元。
來源:三航局各單位
編輯:陳 櫟